警惕人情腐蚀 守好年节“廉洁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在重要会议中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由之路,要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元旦、春节即将来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常有个别心怀不轨之人,在岁末年关打着 “拜年”“送祝福” 的幌子,行请客送礼、利益输送之实,将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当作搞腐败活动的掩护,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过年也亦是过关,稍有不慎便堕入腐败的深渊。
守好年节 “廉洁关”,要用精神粮食修身以正。年关当头,所谓的“礼尚往来”犹如“堤溃蚁孔”,一步步蚕食党员的理想信念,一点点瓦解干部思想防线,越是重大节日越要加强德政修养。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增强政治定力,擦亮政治底色;要强化警示教育,善用典型案例,以鲜活详实的事例警示党员干部算好人生“七笔账”,引导党员干部全面提升防腐拒变的“免疫力”,牢牢把握把握公与私的“警戒线”,不碰“高压线”,不踩“红线”,坚守“底线”,守住“第一次”,遏住“萌芽时”,在点点滴滴中守住年节“廉洁”的的大行大德,让“人情腐蚀”无处可钻。
守好年节 “廉洁关”,要用“制度的笼子”锁权以严。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针对年节期间腐败行为的特点和规律,要大力纠治高档烟酒茶、“豪华年夜饭”、节礼过度包装等现象背后的享乐奢靡问题,严格执行礼品礼金登记上交制度,坚决抵制“奢靡之风”;要加强财务监管,防止突击花钱现象,杜绝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滥发福利等违规行为,管好公家的“钱袋子;要建立健全监督举报机制,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反腐败的良好氛围。明确纪律红线,规范权力运行,找准“人请味”的正确打开方式,让“人情腐蚀”无机可乘。
守好年节 “廉洁关”,要用执纪问责动真碰硬。熟人社会里,“抹不开面子”成了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顶风违纪现象时有发生,隐形变异行为潜滋暗长。要毫不动摇把严的基调落实到反腐败的全过程各方面,采取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加查处大力度;紧盯重点领域、重要节点、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和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一旦发现苗头问题和不良倾向,要及时纠治,及时查处,及时警醒,要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于那些顶风作案的腐败分子,要坚决重拳出击,予以严惩。同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形成有力震慑。通过严肃的监督执纪问责,向全社会传递出对年节腐败零容忍的强烈信号,让“人情腐蚀”无处可遁。
把好“人情关”,方能收获“人间情”。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让清正廉洁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的鲜明底色,让廉洁过节成为生活常态,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在新的一年稳健前行凝聚坚实有力的廉洁力量。(黄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