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违规吃喝的“心瘾”与“围城”
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某地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的消息引发舆论哗然。舌尖上的“游击战”拷问的不仅是党员干部的定力,更是整个政治生态的底色。
铁腕破局如何发力?——监督、制度、教育三向并进。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二年,作风建设成效显著,但违规吃喝的“变种”警示:须从“治标”转向“治本”。
铁腕执纪,让监督长出“牙齿”。查办违规吃喝不能止于“谁吃了”,更要深挖背后的利益链。浙江某地通过大数据比对餐饮发票与公车轨迹,精准锁定隐蔽聚餐;北京上线“反四风”随手拍平台,让群众监督成为“千里眼”。唯有让每笔公款消费可追溯、每次宴请受监督,才能斩断“酒杯换批条”的灰色交易。
打破“人情茧房”,重塑政治文化。浙江推行“公务餐”改革,干部下乡一律吃食堂,既堵住“舌尖腐败”,又卸下人情负担。当“简朴务实”取代“酒桌应酬”,健康文化自会生根。
筑牢思想堤坝,拉紧纪律红线。警示教育片《醉·醒》中,一名干部痛哭:“喝下去的是酒,吐出来的是底线。”多地将违规吃喝列入民主生活会必查内容,用“案中人”“身边事”敲响纪法警钟,正是为了唤醒党员干部对纪律的敬畏之心,让“戒尺”高悬、警钟长鸣。
清风正气何以持久?——技术、文化、民心三维筑基。根治违规吃喝,不能仅靠纪委部门的“单兵突进”。浙江试点“公务餐”全省一码通,中央纪委开通“四风”举报专区,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双管齐下。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是一场价值观的重塑——当“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亲清政商关系”深入人心,饭局才能真正回归烟火气。
党的二十大强调“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彰显党中央零容忍决心。一杯酒,照见党性修养;一顿饭,检验初心底色。唯有铁腕拆掉“酒局围城”,春风化雨破除“心瘾围城”,才能让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注脚。
酒局散场,清风徐来。这,才是人间烟火该有的味道。(李言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