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考核要警惕“为考而考”
岁末年尾,各地纷纷启动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年度考核既是检验干部干事创业、激励干部主动作为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控制各级开展监督检查、索要材料报表的总量和频次,同类事项可以合并的要合并进行,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明确提出要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文件的出台彰显了党中央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年度考核工作指明了方向。
精简高效是“中轴线”,考核需“瘦身”。考核不能“为考而考”,要有“正确打开方式”。而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亟需为考核“瘦身”,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年度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干部选育管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考的是工作实绩,不是表册资料。在具体开展年度考核时,要注重精简考核指标体系,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报送,严防考核“一阵风”、表册“一大堆”等问题,让干部将更多精力投入实际工作中,真正实现考核的“减负增效”。与此同时,要坚持把考核工作放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进行谋划,坚持区分业务、区分领域,切实增强针对性、客观性和指向性,让考核内容更加精准,使干部清楚“谁是干将、谁是平庸”,激励广大干部勇于“跳起来摘桃子”,切实考准干部的实绩。
群众参与是“新航向”,考核添“分量”。衡量一名党员干部工作业绩的优劣与否,关键要看老百姓认不认可。因此,在开展年度考核时,要坚持从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将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考核的重要载体,以为民服务为导向,突出实绩为先,引导干部重实干、出实绩。一方面,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关心关切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引导党员干部站稳人民立场,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另一方面,围绕干部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矛盾风险化解、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考核评价,探索引入群众评价机制,让“人民满意”这一重要标尺在年度考核中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帮助干部更清晰地“照镜子”“正衣冠”。
“结果善用”是“主基调”,考核增“动力”。考是基础,用是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如何选人、怎样用人,年度考核便是一个重要抓手。年度考核切不可“一考了之”,而是要将考核结果作为激励干部奋勇前行的“指挥棒”。既要树立“有为者有位”鲜明导向,以“考出好队伍,赋能新发展”为目标,将考核结果与单位评级、干部选拔、奖惩激励结合起来,以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催生蝶变效应,激励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热情,切实提高年度考核“含金量”。也要注重严格执行考核定等相关规定,将年度考核结果与干部个人的“位子”“面子”相关联,最大限度激发干事创业激情。(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