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风清气正”之树植于心田
2月18日,湖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席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放手干事、积极作为,推动形成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良好作风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关系着党的执政根基。作风正则干部强,干部强则事业兴。当前,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也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在基层一线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积极投身伟大实践当中。
辨别作风优劣,准确诠释“谁能干”。谁能干,既是检验标准,更考验党员干部的态度作风问题。辨别作风好坏,关键在于一个“干”字。作风好的人,少说多干、埋头苦干,一门心思干到底;作风不好的人,能力不济不会干、贪图安逸不想干、胆小怕事不敢干,甚至是从中捣乱不让别人干。说到底,一个“干”字,既考验领导识人察人用人的能力,更辨别筛选出党员干部的作风好坏,也助于党员干部在合适的岗位绽放自己本领与才华,更能营造“人人有事干,个个乐干事”的良好工作氛围,展现精神面貌。毕竟任何一个党员干部的作风都代表着党的作风,而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
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弄清“为谁干”。为谁干,是每位党员干部务必弄清的“必答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更是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征程发展壮大的秘密。一方面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信念之基。时刻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放在第一位。养成批评与自省习惯,常回望初心、检视言行,坚决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另一方面要始终牢记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从日常工作中的点滴抓起,从眼前做起,工作作风经得过考验,争做百姓信任的实干担当好干部。
紧扣时代脉搏,准确把握“干什么”。干什么,是尺子,更是广大党员干部的“航向灯”。无论时代如何改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能变。小到群众日常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大到读得了书,看得起病。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应该到哪里去。不管身处何种岗位,不因群众事小而漠视敷衍,不因事大而逃避推诿,在与时代同行之时奋勇前行,在攻坚克难之中展现担当,切实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用实打实的举措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事情。不当遇事明哲保身的“小九九”,而争当一心为民“好儿女”。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好作风是脚踏实地、实践实干的最根本保障,作风过硬推动担当尽责、唯实唯先。广大党员干部要既强化自身学习,也要在教育培训、实践历练、专业训练中全面提升现代化建设能力,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敢于迎难而上,以好作风推动真出业绩、出真业绩。(雍紫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