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而行,争当绿色发展先行者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的环保志愿者回信,并对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提出殷切希望。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逐“绿”而行,让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绿色生态保护,不遗余力打造“绿色布局”。无论是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古语哲思,还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科学论断,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在顺应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习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只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对待自然资源秉持着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态度,我们才能在同自然界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和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布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以优化能源结构为重点、加强绿色生态网络建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多措并举,全力打造绿色发展新格局。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筑牢绿色发展根基,千方百计加快“绿色转型”。山山水水作为古代诗歌中的常客,不仅是自然之美的极致展现,更承载着人们对和谐共生的无尽向往。如今,绿水青山的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维度,它们不再仅仅是文人墨客笔下流淌的诗意与情感寄托,而是转化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一座座蕴藏着无限可能的绿色宝藏。浙江安吉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从往日的 “尘烟弥漫,污水横流”到如今的 “水秀山清,莺啼燕语”,实现了“荒山变茶山,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精彩蜕变,靠的是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生态经济优势,放弃了攫取资源发展经济的老法子,走上生态富民的新路子。因此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然要摒弃损害乃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智能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制度保障等多种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增强绿色发展意识,凝聚力量增进“绿色福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环境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要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推动者,让生态文明成为身边的文明。在生活方式上,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等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最终实现绿色发展和绿色保护的良性循环,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是情”,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中华民族接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物质基础。绿色发展,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乘势而上、久久为功”的信念,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刘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