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之友 > 健康 > 正文

美德养生健宁谈

2023-04-17 08:17:26 | 来源: 中廉导刊

占位新时代前沿,翻阅史页品品,则不难看出、品出、悟出这么一道跨越古今、久负盛名的真理:古往今来,凡成事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时点"勤俭节约"。亦有志者共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品质。而勤俭节约,既养德、又养生,即正道、又正铭,既为国、又严家…。而呈东方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古今承继、渊远倡畅,占位时代、光彩耀仁。勤俭以奋进、节约益健宁。读史悟之:砺志、涤心,纯青、淬魂,以打上时代铬印,铭刻心际,以学习、以生活,以奋斗、以奉献,以养心、以养生…

阅史页,名言金句品品典典铭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俗话)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谚语)。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奢而惰者贫,力而俭者富(韩非子)。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司马光)。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毛泽东)。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史记·孝武本纪)。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陆贽)。箴言、名句。字字入心、句句入脑。这从实践中来,又记世人史人、后人现代人永学、永悟,永用、永益之品品,既以养德、养心,又健体养生康宁。或言之是奋斗通往成功的坐右馆,是生活养生、生存养心、生命寿宁的品品典典。占位时代,务必古今承继,学用践行,以正向养德,修身健仁。勤俭节约强国家兴咏铭。

立足当下,新锐新势势示事是。粮食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基本要素,继而饱腹生存,继而占位时代的大安全观。珍惜粮食,才能真正体会风物之美,要体验食物的精妙,不在于暴饮暴食,而是用心从一粒米中品位它生长的温度。珍惜粮食,才能真正体会风物之美,持之以恒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新风尚,才能让人们的小康之路更平坦更健康。每一粒粮食都值得温柔以待,在信奉“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对食物的热爱与讲究,创造出"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卅四大菜系",尚有各色小吃美食。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美味,不应该只搅动味蕾,更要走心。当一个人耐心而细致地对待每一粒粮食,珍惜从田间到餐桌这一路的艰辛与不易,反而能折射动人的品格;一粒种子关乎一个民族、一粒米关乎一个生命,勤劳关乎传统、节约关乎品质,两者首尾贯通,势关民族的兴旺发达、守攻创新伟业。

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在古今承继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品贞,在守政创新发展的全部过程中,共识美食不可辜负,更不可浪费享受美食的幸福,分享健康。更要珍视美德美益。将勤劳创造的财富与节俭的饮食习惯与饮食文化,回归生活、回归健康。将吃与美德美好有机和合,彰示特有的民族精神与民生本质。历揽前贤,惜古奉今,勤之兴之、奢之毁之,以俭得之,以奢失之。战国时期,秦穆公问属下才士由余曰:“古之明王得国失国何以故?”由余答曰:“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俭朴为荣,奢侈为耻。北宋司马光虽居宰相,仍以节俭为本,他认为穿衣能够御寒,吃饭能够吃饱就足够了,还教导儿子“俭朴为荣,奢侈为耻;惜米珍食、陶侃惜谷。东晋太守陶侃外出游览时,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便追问原因。得知那人是随手取了玩耍后,陶侃很生气,斥骂道:“你可以玩耍,但不可以坏人家的口粮。”于是就把那人抓起来鞭打。此事之后,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在我国历史识勤知俭、尚勤尚节史诗相继,切勤俭节约畅传不衰。

政守政客,古今客有"四菜一汤"的楷模佳事。诸如,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这在朱元璋的故乡凤阳,仍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四菜一汤宴请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伟人伟岸,勤俭节约之表率。伟大领袖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俗话说,人无俭不立。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揭示节俭是一种文化传承,在人们的长久以来的价值观里,俭朴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大的德行,是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因为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一定是自知、自律、自省的人。

占位时代、占位守政创新,建现代化国家的时代,提倡节约,不仅是倡导一种健康适度的生活方式,更是让人们在厉行节约中涵养“恒念物力维艰”的道德品质,去除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在举手投足间展现深植于心的素养,去拥抱更美好的生活。现实生活验证:勤俭节约可涵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浪费还是节约,这看似是个人的行为选择,却照鉴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品质。现实中,一些人缺乏节约意识,有意无意地浪费粮食、糟蹋粮食,一些人爱面子、讲排场,不同程度地过度消费、攀比铺张,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这些都与社会文明背道而驰。勤俭节约置于文化文明的沃土,在于“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意识,在于敬畏自然、尊重劳动的自律自觉,在于重视公共利益的价值尺度……。由此而言,了解“一粒米千滴汗”的辛劳,进而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者的付出;懂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之道理,尽己所能减少浪费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体体现一种敬畏自然、尊重劳动、顾及群体的社会文明。这种敬畏自然、尊重劳动、顾及价值选择,值得提倡和坚守。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对于国家来说,既要提倡勤俭节约之风,又要增强危机意识、赓续艰苦奋斗精神。更充分认识,今天我们拥有的这份“家底”,是几代人筚路蓝缕、拼搏奋斗才攒下的,决不能在挥霍浪费中断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这是因为无论是面对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还是面对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都需要时刻葆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作风。“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点资源,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拥有抵御风险的深厚底气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环顾现实、及及身边的事非,“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虽然有所改观,但一些地方餐饮浪费仍然存在,光怪陆离的“消费主义”盛行,一些人陷入“挥霍浪费”“透支消费”的怪圈,这显然与我们所需要、所期待的社会风尚大相径庭。如果任由铺张浪费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成为在全社会蔓延的不良之风,就有可能积习难改、积重难返。当此之时,有必要深刻自省自励、引为镜鉴。有必要深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这个道理。在全社会大兴勤俭节约之风,需要每个人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付诸实践、见诸行动,更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理念真正深入人心,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健康生活为目标,来一场饮食文化“绿色革命”,让饮食文化简朴俭约起来。要充分认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亦应成为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重要指导原则,也应必须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提倡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戒除滥食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平衡的饮食陋习。让饮食文化文明健康起来。“纵口欲而百病生”,饮食与健康关系密切。暴饮暴食、油大味重、荤素失衡,诸如此类问题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各类病症的发生。不科学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还可能加剧医疗负担、引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影响不可小觑。健康中国,离不开健康饮食。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一去不复返了,“吃得对、吃得好、吃得健康”理应是高品质生活的关注的重点。生熟食分开存放和加工,添加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合理膳食、荤素搭配、营养平衡,这些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全面小康既是物质丰盛的小康,更是饮食健康、饮食环保的小康。这就需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涵养简约文明的饮食文化。让勤俭节约成为良好风尚。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是全民族的优良作风。回顾历史,我们党历经艰难曲折,逆境中永生,逆境中前进,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一步步走向富强,也正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激励着全中国各民族拥有克勤克俭动力,干部、群众创业的巨大潜能与信心。“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节俭和浪费的态度,折射出其价值标准和文明程度,昭示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景。制止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转变观念,深刻认识节约的重要性,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勤俭节约是古今共识的民族精神与国人本质的重要内容。面对现实,一度有些松懈与放任,致使增产增收成果因丢损浪费有对冲问题。而由于一些人群的不良作为,进而导致亚健康人数增大、慢病人数增多等的。由此说来,在日常生活中,务必端正大安全观念、正道生活方式、正守良好习惯;务必弘扬光荣传统,勤俭办一切事业、节约有度生活,从大局出发,努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务必妥善处置好丰收与节俭、开源与节流,生活与养生、生活与康宁,养德与修身、健康与生命的辨证关系;务必做好好生子过好、好生活健宁,标准内达标、平衡营养养好生的文章;务必要清醒的认识到,健康生活不是保健品充斥、高挡食品当道,不是食物越精越细越多越任性越好。如,当下,在丰衣足食的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80、90后辈,随处可见,不论在家、在校中会心安理得的把剩饭剩菜倒掉,每每看到这些现象,不禁令人心痛和深思。如何改变错误观念,倡导以节约节俭为核心理念和价值导向的文明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务必加强教育、加强疏导,加强监管,加强督查,让餐饮浪费问题无法生根发芽。让好传统好习惯慰然成风,让正规的生活方式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全过程的置入生活,从而杜绝浪费、扶本生活养生、拥抱幸福健康康宁。(齐结存)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