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指尖”枷锁为基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的召开,犹如一缕春风,为基层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动力,更为基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紧盯痛点,精准发力。整治形式主义,必须紧盯突出问题,精准发力,将基层的“痛点”作为整治的“靶点”。上级单位要精简文件和会议,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深入群众、了解民意。要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避免多头检查、重复考核,让考核真正发挥激励作用。要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清理不必要的APP和小程序,净化基层工作的数字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完善制度,筑牢根基。制度是整治形式主义的关键保障。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从源头上遏制形式主义的滋生,为基层工作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再盲目追求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要完善借调基层干部的管理机制,确保基层工作力量不被随意削弱,让基层干部能够安心在本职岗位上发光发热。要全面建立乡镇(街道)职责清单,明确职责边界,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确保基层工作高效运转。
强化担当,协同共治。整治形式主义,需要强化政治担当,构建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应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深入排查本系统本领域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举措。地方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拿出更多务实管用的真招实招。专项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只有各级各部门协同合作,才能让整治形式主义的各项举措真正落地见效。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上级部门当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优化基层工作环境,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基层干部能够在广阔的基层舞台上大展身手,贡献力量,为推动国家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叶凌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