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奋力谱写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为我们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宏伟蓝图。报告将“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列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我们要从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的实践中坚定历史自信和道路自信,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进一步建立健全监测帮扶机制,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救助、精准管理。将容易返贫致贫户和突发返贫致贫户及时纳入监测范围;继续落实教育帮扶政策和认定就业帮扶车间,鼓励返乡入乡创业,扶持农区居民灵活就业,继续开发镇村公益性岗位等民生保障措施。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净收入比重,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区居民通过发展产业和稳岗就业增收致富。
以做强产业为着力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抓特色产业,把已经建设的产业项目承接好、管理好、运营好,同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打造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加工车间;要抓庭院经济,大力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作坊“三小”项目,让方寸之地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致富园”;完善脱贫村特色产业项目库和市场主体联农带农机制,进一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建档立卡对象成为利益共同体;落实好产业奖补和小额信贷政策,强化光伏收益分配管理,推进消费帮扶。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农业发展格局。
以乡村建设为抓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引领,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户厕改造,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提升村庄风貌,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传承好历史记忆,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重任在肩。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参与脱贫攻坚的践行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接下来,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三桥镇人民政府 丁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