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增加干部“能下”的韧性

2022-09-22 17:35:38 | 来源: 中廉导刊

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指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问题。”能上能下是组织生态正常的“新陈代谢”,通过上下流动,可以合理配置资源,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当前,在能上能下的流动中,能下是堵点、也是难点,却不应成为终点。唯有在“能下侧”增强思想、体系、制度、渠道的韧性,才能更好实现干部队伍高效管理和优化配置,真正实现事业为上、人事相宜。

解“思想疙瘩”,凝聚“上下正常”共识。思想观念是影响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不少干部受“上荣下辱”观念影响,认为“被下”是件不光彩的事;社会舆论也存在“犯错了才会下”的认知偏差,认为被调整岗位“十有八九”是个人出问题了。要解开能下的“思想疙瘩”,还需要在体制内外、各个层面破除“铁饭碗”的观念,转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心态,消除“下必有错”的桎梏,形成“上下正常”“庸官必下”的共识。要在干部队伍内部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的为政理念,做到“上”不沾沾自喜、“下”不怨天尤人,在适合的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扫“识别盲区”,健全“知事识人”体系。在“能者上、庸者下”的过程中,能者的识别较外显,而庸者的鉴别较为隐蔽。有些“庸者”确属能力不匹配,而有些本可以做能者,却因“惧怕风险”“自我满足”选择做庸碌无为的“太平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组织部门在“知事识人”过程中,应当既看个人贡献又看集体作用,既看一时表现又看一贯表现,既看当前显绩又看长远潜绩,以系统、发展眼光辨别良莠。同时,还要下好“近距离考核”功夫,综合领导同事和群众评价,防止简单“以票取人”。注重多渠道、多侧面听取知情人意见、了解群众口碑,综合分析不同对象的谈话情况,客观研判各方面的认可程度,公正反映干部现实表现。

补“制度空缺”,畅通“下后能上”渠道。建立鼓励干部“主动下”机制,对已经发了力、攒了劲,但工作依旧无改观、没起色,不能胜任的干部,鼓励其主动让贤,并尊重其意愿安排至合适岗位,树立“上是一种进步,下是为了提高”的风气。“庸者下”不是简单地“一下了之”,要妥善安排“被下干部”,不仅充分用干部人才资源,重新激发工作积极性,也体现了组织关心关爱。“下”也不等于“错”,更不是一“下”定终生,对调整下来的干部要做好跟踪关注,对存在薄弱和不足之处的干部及时谈话提醒,动态跟踪掌握工作动态。调整不等于“雪藏”,在现职岗位上积极作为、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经组织考察后,仍可提拔晋升。通过“能上能下”的多回路循环,进一步增加干部资源的流动韧性,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委办 林盈枝)

【责任编辑:宇文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