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雁阵”

2022-09-05 16:16:35 | 来源: 中廉导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绘制离不开一支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队伍,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打造好乡村振兴“头雁、归雁、群雁”雁阵,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配强“头雁”把航向。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始终是带动广大群众攻坚克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主心骨”和“风向标”。要打赢乡村振兴这场硬仗,一定要把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中,确保将乡村振兴的历史重任挑在肩上、落到实处。要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增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干部服务群众、解决问题、干事创业的能力。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选培储备,为推动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源头活水”,确保乡村振兴“后继有人”。

回引“归雁”添活力。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大量外流的乡村人口是促进乡村发展的宝贵资源,要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库,精准“建档立卡”,全面掌握在外乡贤、企业家、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人才资源,以乡愁、乡情、友情为纽带,通过电话联系、走访慰问、座谈交流、发送邀请函等形式,线上线下向在外人才展示乡村发展成果和发展机遇,主动向在外人才伸出“橄榄枝”,邀请他们回乡就业创业。要优化用地保障、金融信贷、项目审批等政策支持,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吸引在外人才回乡发展,带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回流,为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乡村建设和公益事业注入活力。

育好“群雁”增动能。独木不成林,孤雁难成行。各方面人才的广泛参与是画好乡村振兴“同心圆”的关键所在,要发挥好农业科研单位、院所专业优势,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引导他们提高专业水平,扩大种养殖规模,成为致富带头人。要加大项目引进、生产指导、市场对接力度,孵化一批“乡创客”,创办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产业发展和带动就业提供有力支撑。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大力培育农村电商人才,使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打破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让更多的“山货”“土货”走出乡村,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重庆市江津区贾嗣镇人民政府 曹忠录)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