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有路 青年有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还会面临许多激流险滩,要勇于迎接各种风险挑战。他指出,“80后”、“90后”,正当其时,要有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大家一定会为“强国圆梦、功成有我”而感到自豪。
身为一名青年社工,对此,我深有感触,也立志向在强国路上优秀的青年学习。
青年要有奋斗之心。90后返乡创业女青年张丽鈜,她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选择扎根乡村,在基层协助父亲带领乡亲们参与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听闻她走遍了贵州省遵义市团泽镇的每一个角落。为寻求乡村振兴“秘籍”,她还驱车到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南等地的乡村进行调查,了解各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和乡村振兴实际情况。有鉴于此,我也要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名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要多到社区走访、做调查、宣传党的政策、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
青年要有钻研之心。90后创业者薛来,16岁时就与同学研发了“启发多触式界面数据传输”系统,荣获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团体一等奖。创业初期,他想做一款Touch+三缓传意器的产品,这是一个手势控制装置。当时,中国智能件产业链没有成熟起来,薛来和团队只能自己采购电路板、镜头,自己操刀设计,让精力回归兴趣,把创新当成常态。我是社工,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钻研的事情,比如党建,比如综合治理,比如妇联工作等等。
青年要有慈悲之心。文泽平出生在四川川达州宣汉县的一个小山村,大二时,他创业成功。创业成功后,他将公益慈善视为自己的第二事业,每年拿出公司利润的30%作为专项资金,常态化开展助学助困、救灾赈灾等社会公益活动,成立蓝骄爱心基金和泽平希望小学。我们80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一同成长,亲历了中国由相对贫穷落后到奇迹般飞速发展的全过程,都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争取为公益慈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凤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张筱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