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党员干部不能“差不多”

2022-07-28 14:41:36 | 来源: 中廉导刊

近日,再度拜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深受震撼。文中的“差不多先生”,一生学不求真、事不过细、不务实际,因病投医还抱着“王医生”和“汪医生”差不多的心态,终是害了自己。“差不多先生”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处事不认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同时也在告诫后辈,为人处事如果抱着“差不多”的态度,凡事敷衍塞责、不较真,自以为“过得去”,往往都会“过不去”。

乐于当“差不多先生”的人做事随意、不求甚解,甚至盲目“乐观”,总认为工作只要做了就行,面上过得去就行,不出大乱子就行,满足于“差不多”状态,终是一步步走向错误的深渊。正如古语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党员干部,当学会从“差不多先生”身上汲取经验教训,坚决摒弃“差不多”的松懈心态、侥幸心理、懒惰心理,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尽心尽力、精益求精,全力以赴当好党在新时代的答卷人。

强责任,敢担当,真抓实干挑重担。“差不多”寻根溯源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敷衍病”。主要症状为对上“表态好、行动少”,对下“脸好看、事难办”,对待工作不尽责、不担当,敷衍应付,得过且过,甚至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感觉“差不多”就行了。不严不实的干事作风,导致了环境污染、安全生产事故、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时有发生,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教训极为深刻。当前,我们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大步迈进,光荣的历史使命、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都呼唤党员干部要以“干”字当头,勇做先锋队,争当排头兵,敢于负责较真,勇于担当作为,敢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争取把手中的各项工作做成样板、干成亮点。

立公心,行正道,尽心尽力为民忙。“差不多”归根结底还是典型的官僚主义“推诿病”。主要症状为政治观念淡薄,特权思想明显,习惯于“当官做老爷”,仅热衷于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宗旨意识淡化,漠视群众疾苦,遇到难题“打太极”,左躲右闪,上推下卸,推诿扯皮,尸位素餐,直接影响到惠民利民政策的落实落地。作为党员干部,应当立公心、践初心,不断追求“以公灭私,民允其怀”的人生境界,时刻谨记我们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贯彻到每一项工作中,以“差不多”就是“差很多”的高度责任感,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造福于人民。

党员干部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要铭记“差不多”的危害,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古训牢记在心,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用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丽篇章。(王博欧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