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不能“差不多”
近日,再度拜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深受震撼。文中的“差不多先生”,一生学不求真、事不过细、不务实际,因病投医还抱着“王医生”和“汪医生”差不多的心态,终是害了自己。“差不多先生”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处事不认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同时也在告诫后辈,为人处事如果抱着“差不多”的态度,凡事敷衍塞责、不较真,自以为“过得去”,往往都会“过不去”。
乐于当“差不多先生”的人做事随意、不求甚解,甚至盲目“乐观”,总认为工作只要做了就行,面上过得去就行,不出大乱子就行,满足于“差不多”状态,终是一步步走向错误的深渊。正如古语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党员干部,当学会从“差不多先生”身上汲取经验教训,坚决摒弃“差不多”的松懈心态、侥幸心理、懒惰心理,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尽心尽力、精益求精,全力以赴当好党在新时代的答卷人。
强责任,敢担当,真抓实干挑重担。“差不多”寻根溯源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敷衍病”。主要症状为对上“表态好、行动少”,对下“脸好看、事难办”,对待工作不尽责、不担当,敷衍应付,得过且过,甚至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感觉“差不多”就行了。不严不实的干事作风,导致了环境污染、安全生产事故、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时有发生,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教训极为深刻。当前,我们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大步迈进,光荣的历史使命、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都呼唤党员干部要以“干”字当头,勇做先锋队,争当排头兵,敢于负责较真,勇于担当作为,敢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争取把手中的各项工作做成样板、干成亮点。
立公心,行正道,尽心尽力为民忙。“差不多”归根结底还是典型的官僚主义“推诿病”。主要症状为政治观念淡薄,特权思想明显,习惯于“当官做老爷”,仅热衷于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宗旨意识淡化,漠视群众疾苦,遇到难题“打太极”,左躲右闪,上推下卸,推诿扯皮,尸位素餐,直接影响到惠民利民政策的落实落地。作为党员干部,应当立公心、践初心,不断追求“以公灭私,民允其怀”的人生境界,时刻谨记我们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贯彻到每一项工作中,以“差不多”就是“差很多”的高度责任感,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造福于人民。
党员干部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要铭记“差不多”的危害,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古训牢记在心,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用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丽篇章。(王博欧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