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网络直播带货应把好“三关”
网络直播带货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拉动当地产品销量、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式。驻村干部作为当地产业发展的助推者与服务者,积极参与并融入其中。既可借此加深对于本地优势产业与特色产品的了解,挖掘发展潜力,也可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增强履职能力。为防止直播带货背“台词”简单走过场,收获冷场,需对市场充分调研,在备货、直播、销售、售后等环节做足功夫,让带货真正发挥成效,做到流量销量“双得”。
驻村干部网络直播带货要把好“质量关”。带货本质是销售行为,产品质量是关键。政府较强的公信力使得干部带货具有先天信任优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顾虑较小。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环节的短板同样会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例如,对于物流不发达地区,货物运输时间较长,原本优质的水果、生鲜很可能在运输途中腐烂变质。因此在带货的同时,要做好产品质量的全流程、多环节监管保障,无论是种植园、加工厂,还是包装车间、物流基地,都要走一走、看一看,不落下每一个细节,不错过每一个死角。积极引导有条件农户利用数字化手段实时掌握物流、仓储等信息,对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反应,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协助农户提升售后服务质量,培训专业服务团队,擦亮产品与服务的“双金字”招牌。
驻村干部直播带货要把好“内容关”。有了高品质产品,成功将产品销售出去同样是一门学问。在直播内容方面,直播者需充分准备新颖产品宣传文案,挖掘特色亮点,除了产品本身品质、功能等宣传外,可从历史人文入手,让观众了解产品背后故事,提升附加价值,为了避免审美疲劳,也可适当穿插一些时事热点以及有趣新闻、故事等,避免出现冷场的尴尬情况。在交流中,善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与观众互动,学习借鉴其他优秀主播的话术套路,学会打好感情牌,让观众也体会到农户在生产销售中的不易,与之产生共情。另外还要学会因人施策,前期充分调研产品主要目标群体,尽量实现前期宣传内容精准推送,或合理利用用户猎奇心理,编辑策划一些热点视频实现涨粉、提高点击量。
驻村干部直播带货要把好“形象关”。驻村干部带货不仅是个人行为,也相当于是地方政府形象“背书”。驻村干部要学会规范自身言行,在直播间传递正能量,要切实把减轻农户生产生活压力、扩大农产品销量、扩大群众基础作为直播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官员的面子工程,单纯增加政绩的手段。有关部门也应及时出台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干部在带货过程中的行为。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管,并充分发动广大网友群体监督力量,为干部直播带货保驾护航,促进这一新型销售形式绿色健康地发展。(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人民政府 刘威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