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维护社会和谐关键在基层基础工作

2022-06-17 17:49:05 | 来源: 中廉导刊

近期,唐山烧烤店恶意伤人事件逐渐发酵,引发全国上下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浙江义乌几名男子凌晨聚餐后主动帮忙店家清扫的视频,在网络走火,被官方媒体点赞转发。如何维护社会和谐,这一问题值得广大党员干部深思。《求是》杂志曾发表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形势,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维护社会和谐,关键在基层基础工作上。

维护社会和谐,要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社会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作为基层干部,必须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具体到工作中,需要基层干部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需求,真情实意地做化难解困、维护民利的实际工作,做到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利益关系协调。特别是年轻干部,刚从“校门”走到“社会大门”,要学会接地气,实现身份角色的迅速转变,在日常工作中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做到身体力行,眼睛多向下看,身体多向下沉,多与群众沟通,没有娇气多接地气,这样才能准确的了解群众最真实的诉求,避免在在基层工作中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维护社会和谐,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关乎人民美好生活,关乎社会公平正义,更关乎社会稳定和谐。加强社会治理,是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要通过“网格化”管理,把干群“鱼水情”、村民“邻里情”融入网格治理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力度,确保“小事不出网格、矛盾不上交”。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依靠群众、预防为主,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和困难解决在基层。同时,要完善法制法规,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制化水平,让基层治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基层人民遵法守法,才能更好地保障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

维护社会和谐,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党的领导是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前沿阵地,必须让党旗在基层干部心中永远飘扬。具体工作中,要把提高基层干部的能力水平和推进勤政廉政建设作为组织建设的重点,发挥基层干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基层矛盾,积极主动去化解矛盾,不让矛盾越积越大,直到酿成恶果。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社会治理中的深层问题,坚持对各类违法犯罪零容忍,要见微知著,不能等出了问题才去关注和解决。(浙江义乌市委组织部选调生 方航)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