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乡村振兴需练“本手”成“妙手”避“俗手”

2022-06-17 15:52:28 | 来源: 中廉导刊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之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面对乡村振兴时代重任,年轻干部务需做到躬身入局,在乡村振兴赛道上练“本手”成“妙手”避“俗手”,做到功成必定有我。

练“本手”,深入田间地头,锻造走村入户“铁脚板”。“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乡村振兴涵盖了方方面面,不论是壮大农村经济,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拓宽市场销路,还是提升乡村风貌,输送技术资源,都需要因地制宜结和当地实际情况。如果广大年轻干部仅仅在办公室做“码字高手”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的是下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踏遍村头巷尾,学会与群众打交道,学会讲土话、大白话,善于听“急难愁盼”,敢于解“疑难杂症”,锻造走村入户的“铁脚掌”,深入掌握乡村具体实际情况,了解群众真实期盼,用“真心”交出一份亮闪闪的乡村振兴答卷。

成“妙手”,加速学习积累,锤炼实干担当的“硬本领”。“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开往乡村振兴的列车会经过漆黑的山洞、蹒跚的道路,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未知和困难,在这条路上,有韧度的“牙齿”才能啃下“硬骨头”,有硬度的“拳头”才能挥出“大力量”,才能持续加速。年轻干部要捋顺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千条线”,坚持学习积累,增加储备,做群众相信的“百事通”。一方面要熟悉掌握上情,对农村耕地、产业各方面政策都做到了然于心,搞清楚、弄明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要求,认清发展形势、找准目标定位,把好前进方向。另一方面积极请教“群众老师”,结合当地实际,依托资源禀赋,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努力成为抓农业工作的“行家里手”。

避“俗手”,敢于大胆探索,谋划创新发展的“金点子”。破解新阶段乡村振兴面临的诸多难题,靠“俗手”走“老套路”是不行的,需要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乡村振兴工作仅靠蛮力,或埋头苦干难出成果,广大年轻干部要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发展规律,避免陷入惯性守旧怪圈,要不断挖掘工作亮点,借鉴优秀可行举措,合理推陈出新,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金点子”,做一名被群众信赖的有感情、懂技术、熟农事的“新农民”,在探索中不断突破,借助农业科技,创新乡村发展方式,让“老树”出“新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赋予强大的青春能量。(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枞阳镇选调生 张诗敏)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