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永远是世界的积极力量
从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铃悠扬,到如今“一带一路”的列车飞驰;从郑和下西洋的睦邻友好,到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地生根,和平发展始终是中国刻在基因里的选择。中国以实际行动证明,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推动世界繁荣进步的坚实承诺,中国永远是世界的积极力量。
中国的和平发展,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数千年来,“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理念始终指引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不同于某些文明的扩张基因,中华民族从未通过侵略、殖民实现崛起——张骞出使西域带去的是丝绸与技术,而非战火与掠夺;郑和七下西洋播撒的是友谊与合作,而非奴役与压迫。这种“以和为贵”的文化基因,让中国在现代发展中始终坚守和平底线,即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从未走上军事扩张的老路,而是将发展成果更多用于改善民生、助力全球共同发展。
中国的和平发展,体现在对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中。面对气候变化、贫困饥饿、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中国从不做“旁观者”,而是主动担当“行动派”。在气候治理领域,中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承诺,推动《巴黎协定》有效实施,为全球绿色转型注入动力。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用实际行动守护世界和平稳定。
中国的和平发展,更彰显在对互利共赢的坚定追求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余年来,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就业岗位。从蒙内铁路让肯尼亚实现“东非互联互通”梦想,到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再到雅万高铁开启东南亚高铁时代,中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谋求任何地缘私利,让合作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这种“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打破了“零和博弈”的旧思维,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路径。
当今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人类社会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有人质疑“中国强大了会否称霸”,但中国用数十年的实践给出了明确答案:和平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战略抉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历史和现实早已证明,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中国的繁荣是人类进步事业的福音。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永远是世界值得信赖的积极力量,必将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书写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张凤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