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根破岩千山翠 凌云成海万壑春
山间竹笋破土时总令人震撼:向下深扎三丈根系,向上直指九霄云天。基层干部恰似这竹中劲节,既要深扎群众沃土汲取养分,又要挺起担当脊梁直指云霄,更要在连片成林中织就锦绣画卷。基层工作正如同培土育竹,唯有脚踏实地、团结奋进,才能在广袤乡土间绘就振兴蓝图。
向下扎根,“咬定青山”涵养公仆本色。郑板桥笔下的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恰如基层干部当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深扎群众土壤。竹无根不立,人无民不兴。基层干部要像竹根一样“深扎泥土”,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坐标。黄文秀扎根百坭村,用“民情日记”记录每家冷暖,带领村民修路兴业;焦裕禄在兰考与百姓同吃同住,用“贴着地皮”的调研找准治沙良方。太行山挂壁公路的凿石声、大凉山“悬崖村”钢梯上的脚印,都在印证“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朴素道理。只有俯下身、沉下心,才能让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向上生长,“千磨万击”淬炼担当筋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节精神,在新时代化作改革攻坚的铮铮铁骨。竹破岩而出,需历经风雨;干部担重任,必锤炼筋骨。新时代基层工作充满挑战,尤需迎难而上的魄力。浙江余村壮士断腕,关停污染矿山,顶着压力探索“生态经济”,终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深圳蛇口干部勇当改革“开山斧”,在争议中闯出发展新路,用“杀出一条血路”的胆识诠释担当。当前乡村振兴中的矛盾调解、产业转型等“硬骨头”,更需要干部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
连片成林,“新竹旧枝”共绘振兴画卷。郑燮曾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基层事业从无独木成林的奇迹。独竹难抵风,众林可成势。福建木兰溪治理历经四任书记接续奋斗,从“水患之河”到“生态长廊”,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传承;贵州塘约村通过党支部引领、村民共治,实现从贫困村到“小康示范”的蜕变,彰显了“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智慧。基层工作不能唱“独角戏”,而要奏“大合唱”,党员干部需带头示范,群众积极参与,部门协同发力,方能汇聚“千钧之力”,攻克“万家难题”。
竹海连天起,靠的是每根竹子的奋力生长与紧密相依。基层干部当以“扎根一方、造福一方”的信念,做破土而出的“先锋竹”、遮风挡雨的“担当竹”、连枝共荣的“团结竹”。当千万根翠竹在基层沃土连片成林,便能涵养出改变山河的磅礴伟力;当千万“劲竹”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拔节生长,必将绘就一幅“根深叶茂山河秀,林海潮涌万象新”的壮美画卷。(胡潆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