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下基层听的是村民的声

2022-10-20 16:31:17 | 来源: 中廉导刊

“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我不禁问自己:身为选调生,在日后回望基层工作时,我能否也响亮地说出“下基层听的是村民的声”?

听笑声,探为何而乐,知成果、取经验。做基层工作,我们更需要放眼于“笑声”背后,了解是怎么样的政策抑或工作方式获得了群众的认同,举一反三,积极将经验融入其他为民事务的开展全过程中,无形中提高了工作的推行度、执行力。就全员核酸来说,刚开始时村民会产生一定抗拒,我起初会同他们解释相应政策,但村民们更多是被动接受。我不由联想到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比起生硬的要求,他们更愿意在轻松、温馨的家常式交谈中形成认同,因而我会用诙谐的语气说“为大噶好,大噶好才是真港好呀!(为大家好,大家好才是真好呀!)”,熟悉的乡音让结伴而来的老人们相视一笑。我还准备了座位、扇子等物品,提供一系列人性化服务,逐渐地,村民们愿意主动参与检测。

听风声,探为何而传,知源头、稳舆情。我们要对村中的“风声”有察觉力、敏感度,及时掌握民生动向。我们需要确认是否为空穴来风,若有迹可循,秉承“早发现、早研判、早化解”的工作原则,了解此风因何而起,回答村民的“急难愁盼”,化解群众的忧虑疑惑,从而蝶变为“暖风”;若是无凭无据,则要争取在黄金时间内向村民做出正面回应,消除不良影响,并对随意散播虚假消息的群众做好教育工作。同时,作为青年干部,我也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确保舆情处理的时效性,做到“快、准、狠”,实现动态管理,从源头上稳定舆情。

听批评声,探为何而怨,知缺口、寻短板。从“批评声”中看到期盼,透过“批评声”预见“呼声”,感知工作问题,回应群众关切。群众对村务工作有批评,说明我们工作中存在不符合村民意愿的方面,与其心中所望存在差距,是我们发现自己工作短板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及时完善怨声中暴露出来的不足,找到解决途径,最大限度以人民满意为价值取向,满足群众需求。听取群众建议,完善村庄建设,在群众呼声中检验工作情况,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声音是落地有回响的,在良性互动中不断建立信任桥梁。

听笑声,感为何乐,方可获“笑声”;听风声,感为何谈,方可避“风声”;听批评声,感为何怨,方可驱“批评声”。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真心实意地同群众在一起,才能真正在工作中听到真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浙江省桐乡市乌镇镇横港村 沈旦一)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