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圈”齐发力,“疫”线筑堡垒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出现多源、多点、散发、频发的疫情,面对复杂且严峻的防疫态势,各级党组织要以“无疫单元”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亮身份,吹响“集结号”,拉起战“疫”防线,筑牢红色堡垒,为打赢疫情防控硬仗贡献组织力量。
精细落实,筑牢“外防圈”。面对多地呈现的小区多、人口多、流调数据多等“三多”现象,各级党组织要迅速响应,精准部署,小切口、大防范,重视社区、小区的防疫主阵地功能,形成有效“外防圈”。要充分调动社区、小区内的党组织及党员力量,探索“平时治理,战时防疫”的平战转换组织体系,在小区各主要出入口设立党员先锋岗,落实社区党委书记坐镇指挥,支部书记督促落实,小区党员协助管理,机关党员下沉服务的外防圈模式,形成书记带头,党员参与,战“疫”同心的抗疫氛围,推动测温、亮码、提醒、登记等各项防疫工作有序开展,用心用情守好家园“小门”。
全面摸排,精耕“内控圈”。社区党委统筹,小区党组织牵头,构建“一小区一支部”及“一名党员一幢楼”防疫机制,划分最小单元,抓好抓实“内控圈”。以小区或楼道为单位,积极动员小区党支部书记、楼道长带头参与防疫服务,成立党员突击队、党群志愿队等队伍载体,分头分组发力,挨家挨户宣传,定时定点排摸,开展重点人群信息收集,核酸检测劝导,居民情绪安抚等工作,保障“内控圈”井然有序。同时发动辖区在职在地党员参与每日巡查工作,用脚板织密“防护网”,用行动创建“无疫”堡垒。
因时制宜,推出“爱心圈”。隔离不隔爱,放心更暖心。盘活各级组织资源,落实街道干部、社区干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片区民警、网格员共同联系一名居家隔离人员的“五包一”制度,线上组建党群互助微信群,线下成立代购代送爱心小组,打通“外防圈”、稳定“内控圈”,做大“爱心圈”,形成隔离人员“点单”,社区“接单”,党员志愿者“送单”的防控自治模式。同时联合共建单位党员、物业及业委会成员,配强后勤服务力量,多方协同,定时电话或上门关心残疾人士、独居老人、困难儿童等特殊人群,为居民群众提供有温度的贴心服务。(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鸣街道 赵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