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学习 > 正文

读懂政府工作报告,写好民生“大文章”

2025-03-31 11:17:21 | 来源: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杏树街道办事处

细读政府工作报告,从稳定就业到增收减负,从教育保障到住房保障,从养老服务到育儿补贴……每一项政策的制定、每一个目标的设定,都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顾来路点滴,方知去路何往。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领会报告中蕴含的为民情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心”系人民、“师”从人民、“身”入人民,奋力写好民生“大文章”。

以“心”为墨,饱蘸“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民心者,兴政之要也。”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二字贯穿始终: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一组组数字背后,是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精准回应。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赤诚践行服务宗旨,将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坐标系”。要主动建立“民情台账”,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群体等特殊人群实施“一人一策”帮扶;要多写一些“民情日记”记录群众冷暖,多开一些“炕头会”倾听百姓心声;在制定政策时,要摒弃“办公室决策”思维,通过“群众提、代表议、共同改”的协商机制,确保民生项目与百姓诉求同频共振。只有将“群众表情”作为检验工作的“晴雨表”,把群众的笑脸当作最高褒奖,方能跳出“塔西佗陷阱”,让为民初心落地生根、让政策温度直抵人心。

以“师”为笔,挥毫“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群众智慧。问计于民,可得实效。无论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还是江浙等地靠“四千”精神闯天下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历史实践证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立足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问题和挑战,党员干部要以“空杯心态”向群众学习,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脚步迈下去、身子沉下去。多走进市井街巷,从摊贩的“生意经”里读懂市场活力;多深入田间地头,从农民的“土办法”中发现振兴良策;多叩开百姓家门,从群众的“家长里短”中拉近干群距离。同时还要避免“偏听偏信”,既要听到“繁华地带”的升级呼声,也要关注“边缘角落”的改善需求;既要重视优势群体的发展诉求,也要回应困难群体的特殊需要。只有让群众的“金点子”变成发展的“金钥匙”,才能激活治理的“源头活水”。

以“身”为纸,镌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担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政府工作报告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列为重点工作,要求“政府过紧日子,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务实之举解民生之需,做“脚踩泥土”的行动派,既谋全局之策,更行夯基之事。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一线破题”机制,在民生工程中推行“全周期管理”;要以系统性思维统筹多元诉求,在利益协调中寻求最大公约数;要以创新性举措突破治理瓶颈,在机制变革中激活效能提升。在具体实践中要对重点任务实施精细化管理、节点化推进、常态化问效,确保政策落地不悬空、服务供给不断档。要锤炼“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治理能力,既把握宏观方向做好顶层设计,也注重深耕细作破解微观难题。唯有以“事不避难”的担当压实责任,以“精益求精”的标准打磨细节,一茬接着一茬干,方能将民生愿景转化为幸福实景。(周泽宇 王昊翀)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