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把基层一线作为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应不断优化完善提升,顺应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
注重制度建设,夯实党组织建设框架。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是根本。要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三会一课”制度、考核评价机制、监督问责机制等各项制度体系,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各支部会议,商讨社区建设和发展规划。以制度为牵引,活化组织形式,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组织体系,遵循“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原则,深谋细划社区党组织的组织架构构建,过程中逐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多方参与治理的共同体,构建起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格局,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注重选育结合,建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一支强有力、高水平的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是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关键。必须在干部选拔上下功夫,严格选人标准,优化选人机制,全面考察其政治素养、责任意识、个人作风、工作能力和群众基础等各方面素质,并建立灵活配套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干部提质增效的内在动力。此外,要加大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通过组织专门培训学习、日常交流论坛等活动,提升其带队伍的能力素质,提高履职能力,确保将所学落到实处。
注重资源整合,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目前,居民群众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进步,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差异性等特征,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是提升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关键。要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引领作用,依据社区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活动吸引力,让辖区群众在社区治理中收获成就感归属感。在推进社区治理过程中,不断挖掘培育居民骨干,形成志愿力量,从而形成集聚推动现代社区治理的新优势。盘活辖区内各类服务场所、闲置资产,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场所空间和功能布局,统一整合各级职能部门、群团组织的服务阵地,提高综合使用效率,从而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场地,开展更多的便民利民的活动,增加社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章潇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