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三关”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序”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立足当下,更要着眼长远。各级基层党组织应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精准施策,把好流动党员“入口关”、“管理关”和“出口关”,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序”,保持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把好“入口关”,确保流动党员身份的真实性和纯洁性。流动党员的管理首先应从源头抓起,即在其加入党组织或转入新组织时严格把关。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的信息登记制度,详细记录其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等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流动党员入党或转入过程的审核,通过查阅档案、谈话了解、实地考察等方式,全面评估其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表现等,防止“带病入党”或“带病转入”。同时,还应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引导,使其明确党员身份的责任和义务,增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
把好“管理关”,实现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和有效服务。流动党员因其流动性强、分布广泛,管理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的管理机制,实现对其的动态管理。一是要完善组织网络,建立覆盖广泛的流动党员党组织,确保每名流动党员都能找到组织、找到归属。二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建立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微信群、QQ群等,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方便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三是要强化日常管理,通过定期联系、走访慰问、组织活动等方式,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把好“出口关”,确保流动党员的合理流动和有序退出。流动党员的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做到合理流动、有序退出,则需要党组织做好相关工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的转出机制,对于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需要转出组织的流动党员,要及时办理转出手续,确保其组织关系的顺利转接。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考核评估,对于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标准的流动党员,要按照规定进行教育处理或劝其退党,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把好“三关”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序”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确保每名流动党员都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流动党员自身也要增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积极履行党员义务和责任,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朱慢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