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文选 > 正文

构建青年入乡长效机制的基层实践路径

2025-05-19 14:57:14 | 来源: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珠岙镇人民政府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人才,关键在青年。乡镇基层干部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推动者,需立足青年发展诉求与乡村现实需求,以系统性思维破解人才“引育留用”难题,通过完善政策供给、搭建成长平台、优化服务生态,形成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的良性循环。

一、完善政策供给,构建多维激励机制

破解青年入乡困境,需以精准政策供给打通人才流动壁垒。基层干部应聚焦青年创业、就业、生活的核心关切,构建“金融支持+职业发展+生活保障”政策矩阵。通过设立专项创业基金、提供税收减免优惠、完善职业农民职称评定体系,降低青年入乡创业门槛;创新“乡情引才”模式,建立在外青年人才动态数据库,以乡情纽带、产业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强化住房、医疗、教育等配套保障,消除青年扎根乡村的后顾之忧。政策设计需注重长期性与普惠性,形成“短期输血”与“长效造血”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让青年人才看到乡村发展的可持续前景。

二、搭建成长平台,激活人才价值空间

青年入乡的持久动力源于价值实现通道的畅通。基层政府需推动“产才融合”平台建设,打造“产业载体+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的全链条培育体系。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创客空间等载体,使青年人才在产业链上找到发展支点;联合职业院校建立“田间学院”,开展定制化技能培训,培育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创新“项目领办”“师徒结对”等实践机制,让青年在集体经济运营、乡村治理等工作中快速成长。通过构建“产业吸附人才、人才提升产业”的共生模式,实现青年能力提升与乡村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

三、优化服务生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是留住青年人才的关键保障。基层干部应推动服务理念从“管理”向“赋能”转变,建立“县级统筹+镇级落实+村级服务”三级联动机制。设立人才服务专员,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等“一站式”服务;建设青年人才社区,打造集创业孵化、文化交流、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社交空间;通过乡贤理事会、青年创业联盟等组织增强人才归属感,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同时注重文化软环境建设,利用数字技术破除城乡信息鸿沟,塑造兼具乡土底蕴与现代活力的乡村文化,让青年人才既能实现事业追求,又能获得精神认同。(吴昌桁)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