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周年记:用“心”做好驻村这道“题”
日月窗间过马,选调别样繁华,从象牙塔出走奔赴理想的山海,转眼间,我到青田县海口镇界阜村选调锻炼即将满一年。从浙D“绍兴囡”到浙K“新丽人”,从“跑遍”到“跑深”村落,从“走近”到“走进”村民,从“驻村”到“助村”工作,面对“我是谁”“干什么”“怎么干”的选调三问,秉持为民初心、砥砺斗争恒心、矢志改革决心,坚持用“心”做好驻村这道“题”。
一、“等风来”不如“乘风起”,秉持“为官避事平生耻”的为民初心,在“老题新做”中思变求进干出专业所长“强技能”。“任盘根错节,验我之才”,作为新人选调生,初入基层怀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理想信念,思考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驻村“老题”基础上“新”做出属于我的“业绩”。以“变”字着眼,向“进”字发力,在日常驻村工作中,面对党务管理、医保征收、森林防火、禁毒反诈、信访接待等稀松平常的事项,坚持在“填表报账”、“迎检备查”、“待人接物”之下摒弃“复制黏贴”和“敷衍塞责”式的工作态度,慎始如终做好每一次数据的反馈、每一条信息的校准,每一项部署的落实,并且能够围绕基层治理立足专业理论视角,构“思”执“笔”不断推动乡村发展设想合理化。
二、“抢先机”更要“抢先路”,砥砺“敢叫山河换新貌”的斗争恒心,在“难题敢做”中真抓实干啃下项目攻坚“硬骨头”。不入基层不识基层难、不知基层苦,驻村期间见证了诸多超越过往想象的事情,在经风雨、见世面中我也增进了些许体悟,接触秸秆禁烧工作,领悟到“在机关渴望晴天,在乡镇期盼下雨”的深意;接触走访慰问工作,领悟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深意;接触村里造路过程,领悟到“办件好事怎么这么难”的深意。“关关难过关关过,事事难成事事成”,面对产业少、规模小、集体经济薄弱的发展瓶颈,面对质疑声多、签约率低、工程推进难的发展阻碍,如何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成为一大考验。要发展就要“敢”,也要“干”,就要深入矛盾较多、问题集中、困难较大的地方,不断坚定爬坡过坎思想、大胆调查研究求证、深入入户走访沟通,铆足劲头 “争项目”“要资源”“创机会”,聚力“争”出一片天地。
三、“挪个窝”也需“铺好路”,矢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改革决心,在“课题深做”中善立勇破蹚出村庄发展“新路子”。“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面对山多、地少、人才缺的发展条件,如何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践行“两山理论”成为当前村庄发展的重点课题。从“垃圾成堆”到“美丽乡村”,从“民风彪悍”到“文明善治”,一次次观念革新,一轮轮摸索创新,一场场攻坚克难,村庄坚持敢破善立的创新精神,以“有解”思维创新治理“优解”举措。作为驻村干部,我深受振奋,也将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冲劲,“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实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闯劲蹚出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用心去做,任何“题”都有可能被完美解答。(黄陈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