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桥村:吃苦耐劳促共富
今年43岁的邱树仕,早年因疾病导致个人劳动能力较弱,全家4口人,父亲年岁已高,无劳动能力,邱树仕独自领着一对儿女艰难度日,一家人生活十分清苦。由于健康状态不好,患病又花费了不少钱,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增加了许多负担。虽然邱树仕勤劳肯干,但由于没有致富的路子,又没有资金,全家就只能依靠邱树仕一人在本地做点零工维持生活。
就在他愁眉不展之时,浙江省长兴县洪桥镇亭子桥干部挨家挨户调查摸底,最终确定了一批特别需要帮扶的贫困户,亭子桥村干部来到邱树仕家中,在询问了解了具体情况后,帮扶干部分析出他家经济单一,没有致富产业,发展资金缺乏成为了脱贫致富的主要制约因素。要脱贫致富,还得从产业发展上想办法。
精准识别纳入贫困户后,在亭子桥村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的帮助下,邱树仕开始尝试发展养猪。因养殖技术不过关,当年便亏损严重,但他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放弃脱贫致富的决心。一次偶然的机会,邱树仕参加了组织的养殖培训班。回到家后,他仔细分析自己的实际和村里的情况后,果断决定放弃养牛改养生猪。
养猪的过程,让邱树仕尝尽了酸甜苦辣。邱树仕明白买猪容易,养猪难,既要科学饲养,又要有实干精神。为此,他经常联系帮扶干部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平时,邱树仕就经常去猪舍转,养猪的活又脏又累,特别是夏天,猪舍粪便臭气熏天,苍蝇蚊虫铺天盖地,让人恶心。一般人见了都会敬而远之,绕道而行,但他却毫不顾忌,一门心思扑在养猪上。每天早上5点邱树仕便早早起床打扫猪舍卫生,清理粪池、药杀苍蝇,让猪舍内外保持干净。养殖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自己也会立即查阅资料,向专家咨询。不止于此,邱树仕还经常外出观摩现代化养殖场,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通过苦心钻研和实践,朱兴强摸索出了一套绿色科学养殖方法的实用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邱树仕的精心照料下,8头种猪顺利产下猪仔,没病没灾、膘肥体壮,育肥出栏后赚到了他人生创业的第一桶金,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养猪的信念。为了积累更多经验,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几乎天天与猪共度时日,亲自喂养、消毒、打扫猪舍,以便更多地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在此期间,他积累了不少关于生猪的疫病防控等知识。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他的日子也渐渐有了起色。(豆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