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育、留”同向发力 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充分激发乡村人才活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在“引”“育”“留”上下足功夫。
聚焦乡村振兴精准引才。坚持“靶向引才、精准引才”,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事业发展,灵活运用走出去与请进来、全职与柔性、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研究生考核招聘、事业单位招考和各类就业考试;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多渠道联络庄浪籍在外人才,引导扶持在外人才服务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支撑一个链条”的良好发展态势。
聚焦产才融合科学育才。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实现以产业吸引人才、以项目汇聚人才、以人才促进转型升级。发挥职教中心、党校、农广校、企业等各类培训资源,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不断提升乡村本土人才素质。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行动,选派到全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产业发展重点村等派驻点开展科技宣传培训和特色产业开发。
聚焦作用发挥精准用才。积极搭建平台载体,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推行“三个带头人”“一户一带”帮扶计划,鼓励引导返乡成功人士、民营企业家、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联系帮带群众,从政策、技术、资金、市场方面开展结对帮扶。建立优秀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机制,选派政治素质过硬、热爱农村工作的科级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注重从乡镇专业技术人才、驻村干部中选拔使用干部。用足用活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事业单位向行政机关调任公务员等政策,对职能作用发挥充分、实绩突出的单位和干部优先使用统筹指标。积极推行特色产业“首席专家”制度,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用事业激励人才投身经济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基层治理最前沿。
聚焦精细服务真心留才。坚持通过营造良好氛围、表彰优秀人才、提高待遇等措施,积极为人才聚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启动了“建强人才矩阵、赋能高质量发展”全媒体人才工作宣传报道活动,对近年来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对乡村振兴中实绩突出的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奖励。
留住人才就留住了基层发展的“根”。推动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基层干部、致富能手等人才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当前,农村常住人口年龄偏大,近两年有部分年轻人返乡,但在走精细化养殖、高端化种植方面发挥的作用依旧不明显。做好“三农”工作,必须支持年轻人返乡,撑牢政策保障“保护伞”。鼓励年轻人在生产和加工、服务和流通、线上和线下等领域创办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同时做好服务工作,让人才无后顾之忧。(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大陈镇人民政府 史家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