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将党执政的基石打的愈发牢固扎实
走好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党的重要工作任务,在当下的后疫情时代,最后一公里的政策道路相较于疫情前要好走很多,具体原因说起来也比较悲壮,因为疫情的影响,基层工作者对于基层群众的了解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基层群众的具体情况也有了极其全面的认知提升,故此在当下,党的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走得比疫情前要轻松的多,顺畅的多。
但是,随着疫情的结束,所有的基层工作都趋于正常化,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工作的任务也随之愈发艰巨,相关各部门各块的工作任务都下发到基层干部手中。工作量巨大攀升,造成基层工作者的工作量剧增。为了持续给基层工作者减负,各部门一定要尽量避免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危险可以说是由来已久,对每一个基层工作者来说,形式主义可以说是深通恶绝的。形式主义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脱离实际,务虚不务实,玩假大空,不干实事,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其结果就会造成两方面的重要危害。
一方面,从基层群众来看,假大空的工作,会让群众对基层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失去信心,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极大的伤害,这对于党来说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因为党执政的基础一直是紧密联系群众,以群众为基石,为群众谋福利。一旦失去群众对党的信心,将会对党的执政产生不可预期的反效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形式主义的工作,人民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长此以往,形式主义会造成党执政的基石松动,有大厦将倾的风险。再从具体点的方面来讲,在浙江,现在一直在提倡的“窗口”,人们常常把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岗位比喻为“窗口”,身处“窗口”的党员干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而形式主义的弄虚作假,脱离实际,高高在上,不办实事,其行为通过“窗口”被放大为一般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形象,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另一方面,从基层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大量的形式主义工作给基层工作者带来了极端的工作压力,而且这部分的都做都是假大空,对于基层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有极大的打击。工作做不出成绩,会让基层工作者开始怀疑自身的工作能力,对基层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有极大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基层工作者的自我怀疑及消极怠工。
综上所述,整治形式主义的工作刻不容缓,只有不断将整治形式主义的工作进行下去,才能不停的给基层减负赋能,不断的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并由之不断加深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才能保证党执政的基石越来越扎实,才能保证党的政策方针能真正落实到基层群众的头上。(郑元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