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学习 > 正文

深学、共情、实干:让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声”入人心

2025-10-29 10:53:54 | 来源: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张村乡人民政府

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聚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为新征程上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让全会精神从“文件”走向“实践”、从“会场”传到“心坎”,关键在于让宣讲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既有思想高度又有民生温度,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深学细悟,让理论宣讲彰显思想高度。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时代改革的“路线图”和“任务书”。理论宣讲首先要把握“准”字诀,组织专家学者、党校教师成立“宣讲智库”,原原本本研读全会公报,深入阐释“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等核心要义,用“数据+案例”讲清“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比如在解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时,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要素流动障碍破解实例;讲解“新质生产力”时,列举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创新突破,让宏观战略与微观实践同频共振。通过“专家深讲+骨干精讲”的梯次宣讲,让党员干部群众既看到“树木”更看清“森林”,切实领会全会精神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以情动人,让理论宣讲传递民生温度。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宣讲要跳出“照本宣科”的窠臼,聚焦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把全会精神转化为“贴心话”。在社区广场,用“拉家常”的方式解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场解答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托育等民生话题;在企业车间,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讲述国企混改、民企纾困的政策红利;在田间地头,结合“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聊聊承包地延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带来的变化。浙江某街道开展“板凳宣讲会”,干部带着《全会民生政策图解》与居民围坐讨论,收集并当场回应12条建议;四川某村支书把全会精神编成“顺口溜”,用方言讲清“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让理论宣讲既有“烟火气”又有“感染力”。这种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让群众感受到改革就在身边、实惠触手可及。

贴近实际,让理论宣讲落地生根见效。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要善用“乡音”传“党音”,组织“草根名嘴”“乡贤能人”加入宣讲队伍——老党员讲“过去与现在的治理对比”,致富带头人谈“政策如何助我创业”,非遗传承人把全会精神编进快板、山歌。江苏某镇开展“田埂上的微宣讲”,农技专家结合“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现场传授科学种植技术;广东某社区开设“双语宣讲课堂”,用普通话和粤语分别解读“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吸引外资企业员工参与。更重要的是推动“宣讲+行动”,比如针对全会提出的“强化基层治理”,宣讲后同步组织“议事协商会”,让群众参与制定小区公约;围绕“数字中国建设”,开展“银龄数字扫盲”活动,把理论宣讲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

全会精神宣讲不是“一阵风”,而是“润物雨”。当理论宣讲既有思想的深度、情感的温度,又有泥土的厚度、实践的效度,就能凝聚起“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广泛共识,激发亿万人民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吴梅娟)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