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学习 > 正文

党史教育: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精神罗盘

2025-10-16 14:17:48 | 来源: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人民政府五云街道办事处

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如同航船需罗盘指引方向,这一阶段的价值认知与判断,直接决定个体未来的人生走向,更关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国家发展的根基。党史教育作为承载红色基因与精神密码的重要载体,并非简单的历史知识传授,而是通过解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内核,为青少年价值观塑造提供思想养分、价值坐标与行动指南,二者在精神内核与目标导向中形成深度契合。

党史教育为青少年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的“压舱石”。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支柱,青少年若缺乏坚定的理想指引,易在多元思潮冲击下陷入价值迷茫。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本质上是一部为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不懈追求的理想实践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执着,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探索,再到新时代对“中国梦”的践行,始终贯穿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党史教育通过阐释这一理想的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帮助青少年跳出个人利益的局限,理解“小我”与“大我”的辩证关系:个人的理想追求只有与国家命运、人民需求相结合,才能获得更持久的生命力。这种对理想信念的理论解构与精神传递,能让青少年在认知层面建立“为何奋斗”的价值认同,在情感层面激发“为谁担当”的精神共鸣,最终将抽象的理想转化为具体的价值追求,避免价值观陷入功利化、碎片化的误区。

党史教育为青少年价值观涵养道德品格的“营养液”。道德品格是价值观的外在体现,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形成,需要具象化的价值准则作为参照。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始终以高尚的道德追求引领社会风尚,形成了集体主义、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一系列道德准则——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优良作风,再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修身要求,这些道德理念不仅是党的精神标识,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升华。党史教育通过对这些道德准则的理论阐释,帮助青少年厘清“善与恶”“公与私”“苦与乐”的价值边界:它让青少年理解,集体利益并非个人利益的对立面,而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根本保障;奉献精神并非单纯的自我牺牲,而是人生价值升华的重要途径。这种道德认知的培育,能引导青少年在日常行为中建立道德自觉,将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的价值要求内化为自身品格,避免在道德选择中陷入利己主义的泥潭。

党史教育为青少年价值观注入实践担当的“动力源”。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脱离行动的价值认知只能是空中楼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知行合一”的实践史——从革命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到建设时期“战天斗地、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再到改革时期“敢闯敢试、勇立潮头”的创新探索,始终强调“实践出真知、实干见担当”。党史教育通过解析这种实践精神的内涵,帮助青少年建立“认知 — 行动”的价值转化逻辑:它让青少年明白,价值观不是停留在口头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学习中的勤奋、生活中的自律、社会中的责任;个人的价值实现,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这种实践意识的培育,能推动青少年将价值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在面对人生选择时主动承担时代使命,避免价值观陷入“空谈化”“虚无化”的困境。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史教育,并非要让青少年沉溺于历史,而是要通过历史的精神滋养,帮助他们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兼具个人追求与国家情怀的价值观。唯有如此,青少年才能在人生航程中不偏航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包旦阳)

【责任编辑:吴玉萍】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