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雄旗帜的感召下奋力推动吉林全面振兴
2025年9月14日上午,中共吉林省委机关隆重举行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仪式。省委以最高礼遇迎接这面英雄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不朽的旗帜,既是对抗联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致敬,也是对全省干部群众的一次精神洗礼和动员号令。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以迎回战旗为契机,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坚定历史自信,赓续红色血脉,把英烈精神转化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英雄旗帜彰显忠诚信念
杨靖宇将军率领的抗联部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书写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壮烈篇章。战旗承载的是信仰与忠诚,铭刻的是鲜血与牺牲。它象征着无数抗联战士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白山黑水之间谱写的英雄史诗。今天,省委迎回“杨靖宇支队”战旗,正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铭记革命先烈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自觉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把初心使命一以贯之落实到振兴发展的具体实践之中。
二、伟大精神激励担当作为
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是“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一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既是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战胜强敌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我们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今天的吉林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面振兴任重道远。唯有大力弘扬抗联精神,才能以坚如磐石的信念、无所畏惧的勇气、敢打必胜的豪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三、历史传承化为发展实践
旗帜不仅是历史的象征,更是现实的召唤。我们要把迎旗仪式所激发的热情,转化为推动吉林振兴的实际行动。要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全面推进抗联遗址、遗迹和文物的调查、修复与展示,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要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抗联精神融入干部培训、青少年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引导全省人民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要推动红色旅游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依托“重走抗联路”等特色项目,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促进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双提升。
四、牢记嘱托奋力振兴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振兴寄予殷殷厚望,强调要走出一条全面振兴新路子。当前,全省上下要把迎回战旗作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斗志,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深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厚植人才优势;要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唯有如此,才能不负总书记的嘱托,不负革命先烈的期待,不负人民群众的重托。
一面旗帜,映照历史,也照亮未来。迎回“杨靖宇支队”战旗,不仅是一次庄严的致敬仪式,更是一次精神的集结号。全省党员干部群众要从中汲取奋进力量,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对民族的深沉大义、对胜利的执着追求,转化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在英雄旗帜的感召下,我们一定能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吉林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刘志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