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学习 > 正文

重温“四千”精神 凝聚实干力量

2023-04-23 10:36:49 | 来源: 中廉导刊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记者会上回应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时,重提江浙等地在改革开放时期创造的“四千”精神,即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四千”精神不能丢,老一辈民营企业家敢闯敢拼、敢想敢干的精神必须代代相传。新时代新征程,基层党员干部要继承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四千”精神,以实干谋新篇,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开局之年实现担当作为。

锤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脚力,走遍千山万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要,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基本功”。正如李强总理所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基层干部作为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不仅要做到“上接天线”,更要做到“下接地气”,多到基层去调查研究,脚沾泥土、脚踏实地,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百姓家里,倾听广大群众的所想所盼,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帮助基层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发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脑力,想尽千方百计。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千丝万缕,经济提质、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简单小事,而是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长期工程。基层干部需要有敢想敢为的开拓精神,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挑重担子。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杨宁在大学毕业后返乡扎根农村13载,为了带领乡亲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她多次考察市场,经历了竹子收购、辣椒试种、葛根种植等多次失败,最终喜获紫黑糯米大丰收,开创大苗山顺利脱贫走向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提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耐心,说尽千言万语。做好群众工作,要把培养说群众语言的能力作为必修课,下苦功夫学习掌握。不光要克服基层工作“水土不服”现象,熟练运用“土言土语”,熟悉了解村情民风,更重要的是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用平实化、通俗化的语言传达,真正做到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如组织开展二十大精神理论大宣讲活动,通过身边事、群众言讲述新时代故事,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磨炼“铁肩担重任,丹心谱华章”的心力,吃尽千辛万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责任大、内容细、事情多,需要基层干部把基层一线当做秣马厉兵的主战场,在村居下沉、疫情防控、森林防火、汛期值守等日常工作中沉下心、俯下身、用足力,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里经风雨、见世面。(陈冬帆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匡堰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