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精细化管理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序”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出部署。各级党组织应该从组织建设、科学管理、学习提质、作用发挥等方面入手,提升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实效,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高飞不断线。
一是织密“联系网络”让流动党员有归属感。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分布范围广,往往存在联系不紧密等现象,所以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必须建立详实的基础数据库,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各级党组织既要当好“放风筝的人”,也要当好“拽风筝的人”,应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打造“网络支部”,引导党员线上报到,让流动党员在“网络安家”。同时建立“双向跟踪”动态管理模式,做好外出报告、回家报到“双报告”制度,建立工作台账,让流动党员在外有归属、在家能融入,做到心有所属。
二是打造“学习网络”让流动党员有获得感。流动党员也是党员群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党的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我们要同步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才能有效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微信等媒介开展线上线下联学,通过上门送学、结对帮学、就近共学等形式,让流动党员及时“补钙充电”,确保学习不断档、不脱节。同时要打造线上线下双线学习网络,依托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线上学习资源,为他们制定“营养餐”,不断提升流动党员党性修养,让流动党员学有所获。
三是搭建“服务平台”让流动党员有成就感。流动党员不仅是服务对象,更是流动的人才资源,是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搭建多元化的展示平台,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以产业发展、项目招引、基层治理为抓手,引导流动党员宣推家乡资源、关心家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变“流动党员”为“流动资源”。同时强化流入地、流出地双向联动,变“单方作战”为“联动发展”,积极为“娘家”和“婆家”牵线搭桥、资源互通,让流动党员在亮身份、做贡献中有所作为。 (李靓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