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破“浪浪山”,守廉洁底线方能践使命担当
“我想离开浪浪山,出去闯闯”《浪浪山小妖怪》里小猪妖的一声喟叹,今年夏天戳中了无数人心中的“困境共鸣”……在全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基层干部破“浪浪山”从不是逃离的勇气,而是以廉洁为基、以担当为刃,在山坳里劈出惠民坦途的坚韧。
当破“困局之山”,以看清“认命”迷障,唤醒担当自觉。电影里小猪妖改良弓箭反被斥“多此一举”,满腔热情屡遭冷遇,恰似基层干部常遇“审批流程卡脖子、群众误解受委屈、常规任务磨锐气”的窘境。而“浪浪山”最险的陷阱,从不是外界阻碍,而是心里悄悄滋长的“认命感”,在舒适区里渐渐磨平的棱角。因此,基层干部“破山”第一步就是戳破“认命茧房”。要以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把“为民担当”从“口号”拉回“日常”。面对琐碎工作,多问一句“群众需不需要”;遇到梗阻难题,多想一层“怎么才能办成”。唯有先在心态上“翻山”,才能在行动上“破局”。
当破“贪腐之山”,以筑牢廉洁铠甲,守住初心根本。影片中蛤蟆精曾在“成功捷径”前摇摆,最终却守住正邪底线。基层干部身处利益围猎与人情干扰的交织处,“浪浪山”里的“糖衣炮弹”也不少见。要将八项规定精神作为破这“贪腐之山”的“尚方宝剑”。学蛤蟆精“拒捷径、守本心”的清醒,既要对“小利小惠”保持“轻者重之端”的警惕,对“人情裹挟”秉持“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坦荡;更要把“制度防线”扎得更紧。唯有把廉洁当“铠甲”,才能在“浪浪山”的诱惑前站得稳。
当破“空谈之山”,以甩开虚功套路,务实为民办事。电影里的黄鼠狼精,起初夸夸其谈险些误事,后来靠日复一日磨刀变得踏实。这种“从说到做”的转变,也正是基层工作的致胜法宝。“浪浪山”里最忌“纸上谈兵”,基层工作亦是如此。而要破“空谈之山”。基层干部就要练好“钉钉子”的真功,走访群众时,多坐“灰板凳”、多听“心里话”,把诉求记在本上更放在心上;监督执纪时,深入田间地头“解剖麻雀”,既查“补贴发没发”,更查“群众满不满意”。唯有把“实”字刻进每一项工作,才能坚守“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使命担当。
“翻越浪浪山,从不是为了逃离,而是为了让山这边的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当小猪妖的“闯劲”遇上八项规定的“规矩”,当“小角色”的坚守对接“大民生”的期盼,基层干部的“破山之路”便有了方向。不必追求成为呼风唤雨的“大圣”,但要做守护一方的“实诚妖”,做到以廉洁守底线,以务实践担当,让曾经困住人的“浪浪山”,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山”。(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