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为顺利完成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我们应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系统观念,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得两手抓。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我们应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秉持系统思维、坚持协同治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同时,系统治理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平均用力,而是要注重点面结合,在兼顾整体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
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但同时,自然恢复有其局限性,这也就给人工修复留下了积极作为的广阔天地。所以我们在具体的生态治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平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实现1加1大于2的效果。刚性的法律制度安排提供外部约束,理念提升激发内生动力,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汇聚起强大合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刚性的环保法律作为制度基础,为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但只有刚性的外部约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携手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体现了外因与内因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
处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我们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努力绘就美丽中国的崭新画卷。(新潮塘村 陈冠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