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干部岂能“和为贵”
《论语》有曰:“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崇尚和谐的价值观早已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植于骨髓,流于血液,无形中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然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和为贵”,不能做思想上的“糊涂虫”,不能做政治上的“墙头草”,不能做行动上的“和事佬”。倘若丧失原则,怕得罪人,也必定会成为人民的罪人。党员干部就应该坚定政治信念,做政治上的清醒明白者,敢于同一切违背原则的人和事作斗争,面对不良现象敢于“唱黑脸”、“说硬话”。
坚守原则,要做到强信念、铸忠诚。我们身处一个能干事的时代,这是我们每个干部的无上光荣,同时也是对我们每个干部的重大考验。前杭州市市委书记周江勇因丧失理想信念,政治意识淡漠,对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与资本勾连,支持资本无序扩张,搞迷信活动,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搞权钱交易,最终身陷囹圄。在纪录片《零容忍》中,他后悔地说道:“从我的这个案件来说,现在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和罪行,痛悔不已。”这些权钱交易的背后都暴露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缺失,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中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最终也会遭受权力的反噬。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忠诚于党和人民,必须时刻牢记,权为民所赋,权必为民所用,利必为民所谋。
明辨是非,要勇于说真话、说实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坚持求真务实。”说真话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应尽的义务,面对不该,敢于谏言;面对不足,敢于指正;面对批评,敢于接受。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勇于谏言,君主齐威王纳谏去蔽,从而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然而在我们实际工作中,部分干部只唯上不唯实,作风不严不实。海南省临高县一基层干部谎报工程进度,实际未开工却谎称已完成10%,导致项目推进过程中收到层层阻力,影响民生发展。党员干部,要立足于自身本职工作,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讲真话的勇气,敢于“亮剑”,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
敢作敢为,要追求大胆识、大气魄。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更需要党员干部展现出胆识与气魄,既要有“担”,也要有“胆”。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国内没有海底沉管隧道技术,当时只有荷兰一家公司拥有相关技术,但该公司开出了极高的价格。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决定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林鸣以一种“强国筑梦”的责任感,创造性地提出使用半钢性结构技术,带领团队完成了海底沉管隧道的建设,成功登顶世界建桥技术高峰。党员干部就是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和气魄,面对困难荆棘不退缩,面对艰难险阻迎头上,敢闯、敢试、敢担当,不计个人荣辱得失,时刻把提升百姓的民生福祉放心上,做人民群众的“勤务员”“贴心人”“领头雁”。(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蒋树鑫 吴静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