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新年贺词”中“为民情怀”奋斗密码
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的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贺词的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对人民的深厚情怀。站在新的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主席的嘱托,从新年贺词中解锁“为民情怀”的奋斗密码,共绘前行之图。
深入群众,感悟“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赤诚初心。广大党员干部需练就 “顺风耳”,竖起耳朵 “听”,迈开步子 “走”,主动投身到社区、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在“拉家常”中掌握实情、把脉问诊,深入了解他们在就业、增收、教育、医疗等诸多领域面临的实际困难与迫切需求。一方面,通过定期走访,走进百姓家中,坐坐炕头、聊聊家常,亲眼看看他们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召开座谈会,广纳群言,设立意见箱,拓宽民意收集渠道,广开言路。在此基础上,精心梳理,建立详尽的民生需求清单,多办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创新办法,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为民恒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广大党员干部需持之以恒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先进文化”润泽心灵,要以“钉钉子精神”办民事。党员干部要想与时俱进干好民生民事,就必须善于借助新技术、新手段这股 “东风”。拿就业工作来说,搭建线上就业服务平台,高效整合企业用工信息与求职者信息,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供需双方精准对接,让求职群众快速找到心仪岗位;在教育领域,巧用在线教育资源,便能跨越地域限制,为偏远山区的莘莘学子输送优质课程,助力他们追逐知识梦想。与此同时,持续优化办事流程,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等便民举措,真正实现少跑腿、好办事。
破解民忧,践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坚定决心。广大党员干部要甩开膀子 “干”,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推诿、不扯皮,主动扛责在肩,积极作为。制定详细的时间表、规划清晰的路线图,将任务细化分解,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一件抓落实。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工作考核机制与监督机制,把为民办实事的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对那些工作落实不力、敷衍塞责之人严肃问责。回首脱贫攻坚的壮阔征程,无数基层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勇挑重担,扎根一线,带领贫困群众爬坡过坎,脱贫致富,用热血与汗水书写责任担当,用实干与付出诠释为民初心。(王画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