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浅谈后疫情时代的消费现状

2022-06-26 15:35:26 | 来源: 中廉导刊

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显著,最终消费支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5.4%。

虽然漫长的疫情环境限制、传统线下消费模式驱动乏力、收入紧缩与支出增长之间出现矛盾冲突等多方影响持续发力,但消费作为国民经济“三驾马车”的内生动力,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仍在不断增强。借着互联网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的迅猛势头,现下的消费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一、推崇“断舍离”,萌生与发展新型消费观念

咱们从小吃过苦、受过难的长辈们往往有“囤货”的习惯,物质短缺的过去,他们一直把囤积居奇作为避难准则:有些人家中甚至还堆着“非典”期间积攒的盐。随着80后、90后、00后成为消费群体的主力,“断舍离”成为年轻人之间流行的新型消费理念。

首先,消费市场上,政府的充足供给给了我们“断舍离”的底气,根本无须囤货。其次,大众化商品市场选择余地大,网络电商消费下单方便快捷,满足了人民多样化的品质消费需求。再者,哲人曾说:“做减法比做加法更能让灵魂成长。”新时代的消费者养成了更加理性、推崇绿色环保、拥护共享经济等消费新型消费理念。“断舍离”,只需顺势而为。

二、规范引导“种草经济”,真带货、促进新型消费

数字化时代的迅猛发展,带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流量经济”、“种草经济”应运而生。从“买它买它”的直播带货到一茬又一茬的“探店分享”,线上平台强力赋能线下消费。这种联合线上平台和线下商圈的新兴模式,从供给侧进行优化,给予市场主体们更大创新空间的同时,也激活了线下消费的新潜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见证和体现,也是创造新的消费增长极的重要抓手。

然而此类通过社交平台的“探店”博主拍照发帖或者食品直播的方式,分享评价的消费模式也同样存在极大的隐形雷区。产业化的网红店铺、同质化的消费评价、宣传与实际不一致的消费体验同样备受质疑。

新兴消费业态需求快速增长,行业发展亟待规范引导。对此,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管,规范诸如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对社交平台内容审核监管、强化虚假宣传整治等措施。“种草经济”因迎合了当今消费者更注重体验感、追求品质的消费需求而爆发式增长。但回归本质,若想留住这一波流量红利,关键要强化诚信意识,只有对虚构等造假行为坚决说不,切实保护消费者的选择权、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种草”经济才能迎来长久发展。

三、消费券加政策“组合拳”,提振消费信心

近来,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上半年消费增长态势良好。在消费环境持续宽松、利好政策不断推出的背景下,消费市场需求潜力稳步释放。

街头巷尾、超市小店,处处LED显示屏循环滚动着“欢迎使用消费券”字幕。恰逢“618大促”,又趁着各地政府发放各类消费券的东风,实体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烟火气。

今年,各地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和各类补助等措施,盘活经济一盘棋,立足服务实体经济、便利百姓民生。发放线上消费券,用于线下实体经济消费支出,不仅能接入多元化民生应用场景,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还能助推中小商户复苏。依托我国现有发达的移动支付基础,消费券加政策“组合拳”形式,为促进消费、激活市场下了一场“及时雨”,增强了广大市民的消费动力,有效促进了人气回升、市场回暖。

市场复苏,经济回暖,新兴业态发展势头迅猛,消费领域繁荣重现......我们国家多措并举,积极牵引撬动消费,助力推动供给提升,刺激释放内需动力,一直在为国民营造更放心安心的消费环境而不懈努力。(浙江省东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陆笑笑)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