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需上好“担当”这门必修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担当作为。担当既是一种干事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种无私无畏的精神品质。作为选调生,我们需有朝气、有干劲,上好“担当”这门必修课,方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让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
强信念,上好“初心课”。担当实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却仍生生不息的传家宝。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不难发现,我党之所以能以小到大、以弱到强,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担当实干。踏平坎坷城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作为党员干部,选调生们应对标先烈榜样,接续奋斗,把担当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练,不断夯实精神高度、锤炼品格硬度。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努力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在社会上蔚然成风。
挑重担,上好“实干课”。新中国成立之初,孙继先将军顶着不绝于耳的质疑声,筹建新中国第一个导弹试验靶场,以“不信邪”的胆识和气魄顺利完成任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习近平同志挑下到梁家河插队之“担”,从中央部委赴基层任职,改变了正定县的落后面貌。他们都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干事动力,做出了实效。作为选调生,我们更应做到担子挑沉的拣,任务冲难的选,在基层岗位锻炼自我,以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气神,在为民服务领域当先锋,在乡村振兴战场打主力,做出贡献,收获成长。
敢挑战,上好“勇气课”。做事总是有风险的,也正是因为有风险,所以才需要担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会碰到大量全新课题、遭遇各种艰难险阻,正是在党的带领下,广大干部积极应对,紧紧围绕中心任务,聚焦问题,知难而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正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同样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基层工作,我们应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面对机遇不犹豫、不观望,面对困难不推诿、不逃避,大胆干、坚决干,努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选调生们需坚定担当信念,勇担责任使命,争做堪当大任、追求进步的青年干部,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县级选调生、蛇蟠乡黄泥洞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胡雯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