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考试公平权威不可亵渎

2022-08-25 14:27:20 | 来源: 中廉导刊

中考,承上启下,对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对家长而言蕴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考上心属的高中,三年之后圆梦大学,中考这场考试牵动着无数家长和学子的心,但是过度重视过度轻视都过犹不及。7月12日上海中考数学试题泄露事件经过全面侦查,事件真相于8月22日揭晓。

纵观整个事件从预谋到实施的全过程,其中有家长之间的人情世故,有家长对学生升学的期盼,有学生对中考一战成名的期盼。家长的殷切期盼、学生对高中学校的执着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在法律底线、道德约束之外是绝不可触碰的威严。本次中考题目泄漏事件源头为装订车间负责人,题目历经她手流向一对夫妇手中,在这之后题目经多方转手,最终被人发现端倪。泄题事件的背后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错误表达,更是对教育公平权威的挑战。事实证明纸终究包不住火,中考事关公平,这次泄题事件严重侵害了其他中考学生的基本权益。

事件背后令无数人感慨不已,家长这样的做法只会使结果适得其反,事与愿违,这与让孩子接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家长之间的人情往来是本次事件得以促成的关键,但我们知道这不足以成为本次泄题事件的根本原因。近年来,中考高考等考试环节严把关,意在提高人才质量,扩大优质人才队伍,为进一步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建设。学生应尽学生本分,在日常的学习中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用成绩说话,用行动证明自己行,而不是在最后的中考环节做出“偷题”行为,最终在中考这样的重要成长阶段画上污点。

我国是人口大国,中考高考等考试公平公正,为无数励志求学的人追求更高更强的自己、进一步实现更远更大的目标提供可能。泄题行为严重违反考试公平原则,为人所不齿。古时我国的科举制度用人选人制度相当严格,“蟾宫折桂日,金榜题名时”,考试是一个平台,公平则是一道保障。我国自古便十分重视考试公平,爱才惜才之举更是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如今我们接受着更加现代的教育,身处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也应当以个人力量为公平的环境助力。发扬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为公平正义的建设保驾护航。

任何借口不足以成为逾越法律和道德底线的理由,本次中考泄题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更是为参加考试的考生提供了保障。任何挑战法律权威的行动终究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前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立志求学信念,后有寒门学子金榜题名的令人感动,囊萤映雪,踽踽独行是唯一途径,求学之路没有捷径可走,用最真实的成绩求得最真的成果才是上策。(唐晞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组织部人才科)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