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需心怀“三气”以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青年向上,国家向前。青年干部应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勇担使命,昂扬“敢闯敢拼”的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向同行,为驱动高质量发展凝聚起蓬勃力量。
在笃志好学中增长“才气”。“古人学问无遗力”,拼搏的支柱是孜孜以学。“克隆之父”童第周的“滴水穿石”,“民族之魂”鲁迅的书桌刻“早”,“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求达真理”,回望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百年奋斗史,无数优秀的先辈在艰苦岁月中始终潜精研思,在学问思辨中夯实拼搏的知识储备,在鉴往知来中赓续“国之大者”的红色基因,深刻表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历史觉悟。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青年要增强敢闯敢试的意识,需要花真功夫、实功夫去学习新知识,领会新思想,不断探索、思考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激活创新奋进的“一池春水”,以学促知,锤炼本领,将真才实学化作奋勇前进的内在驱动力。
在开拓进取中增长“豪气”。“狭路相逢勇者胜”,拼搏的魄力是敢为人先。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道路上,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冲出“禁区”,“深圳速度”成为时代快速发展的符号,“神舟号”实现“上九天揽月”,“蛟龙号”满足“下五洋捉鳖”,每一项令人瞩目的成果都显示出中国人勇于自我革命、敢于自我突破的豪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机遇。青年干部要在审时度势中求变求新,敢于批判、推翻、超越自我,不拘泥于定式思维、固有思想,勇于尝试新事物,站在时代的前列做“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弄潮儿”。5G时代、大数据时代、共享经济时代已到来,要搭乘时代列车,借助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开拓未知领域,不断将头脑中的美好展望落实为脚踏实地的足迹,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全力以赴投身社会建设,在磨练中壮筋骨、长才干,练就干事创业的“大心脏”“宽肩膀”。
在服务人民中增长“朝气”。“自信人生二百年”,拼搏的动力是激情。蓬勃的朝气在积极而坚定的人民立场中焕发色彩,体现使命担当,擦亮奋斗底色。“布衣”院士卢永根以大地为根,穷尽一生孕育祖国的青禾;“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扎根乡村五十年,甘做大山里的擎灯者,照亮一个又一个年轻的梦想;“时代楷模”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不改本色,在贫困山区书写“大我”人生。青年干部应在榜样事迹中汲取力量,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无限的精神信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畏冲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将人民事业转化为永远摇曳的拼搏火焰,始终保持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使生命在为党和人民服务的过程中熠熠生辉,永葆朝气和活力。(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街道 仇思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