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还要有“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建设是根基,服务基层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倾心服务居民、心系居民百态。作为基层青年工作者,要用真心实意的态度和实干精神,服务基层、纾困解难,更能赢得居民的认可,绽放最美青春芳华。
望闻问切,真心察实情。只有到基层一线去,才能及时了解平时在工作中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提高服务居民的实效。基层一线,条件虽然相对艰苦,但直接面对群众,正是基层青年工作者了解世情国情、厚植群众观念、锤炼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的最佳“磨刀石”。要多多走访群众、深入一线,经常与辖区居民面对面、膝促膝沟通交流,通过望表知里、闻声知意、问计知需、切脉知症等形式方法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拉近与居民群众的距离,赢得老百姓的信赖。
行胜于言,真干报恩情。倾心服务基层、为居民排忧解难,归根结底要有具体行动、实际举措,切不可夸夸其谈。革命时期,“半条被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群众受苦的初心和使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把青春献给扶贫,用生命坚守初心。共产党人永远都是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为人民服务也从来不是一句口号。群众利益无小事,
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民生“琐事”,却是百姓心中的“大事”。要从具体问题解起,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办起,带着温度问、拿出诚意解、用好招数破,做到对百姓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才能让百姓看到希望、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设身处地,真廉显温情。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花在居民身上的心思,一点一滴都能被他们感受到,从来不会白费。作为一线的基层青年工作者,要多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抓工作。要自觉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零距离”倾听心声,“实打实”排忧解难,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时刻密切联系群众,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民生事业越来越好,百姓生活越来越美,党的事业也就越来越红火。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基层青年工作者要扎根基层,用真心为民,用真情服务,永远做百姓的贴心人。(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和睦街道李家桥社区 姚羽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