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码通”崩溃背后,是谁为了政绩栽了跟头
近日,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因分管的西安“一码通”系统两度崩溃,而被停职检查。其实该事件的起因经过清晰明了,就是抗疫的“武器”失灵了,再启动,结果再失灵。市民群众两度尝到了“撂挑子”的滋味,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公信力不说完全丧失,那也至少是大打折扣。
“两度失信”的背后,是意外还是人为?值得深思。细看这位局长的履历可以发现,2019年任职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后,就牵头研发“一码通”。如今系统已成为西安市民离不开的出行工具,从这方面看,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便民工程,也是这位新局长的一大政绩,但为什么短短一年不到时间就在自己手上翻了车呢?这从他的致歉表态中不难看出端倪,“为了减轻系统压力,建议市民非必要不亮码。”系统崩溃不加强资源保障,而是希望市民对系统手下留情,一个爱惜自己政绩胜过爱惜群众利益的领导干部,注定要栽跟头。
政绩观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领导干部的为民情怀与责任担当,但如今有些领导干部基层调研走过场,面对群众“打太极”,不从实际出发,只做面子工程,歪曲的政绩观背后折射出的尽是务虚之风。而一旦出现问题,就报喜不报忧,用侥幸掩盖。殊不知,小心翼翼维护的政绩工程,不仅不是仕途晋升的“金钥匙”,还有可能是摧毁政治生命的“当头棒”。
回看两年前,被免职的黄冈卫健委主任,面对记者时一问三不知,索性沉默自保。“守口如瓶”没换来自身安全,却换来了一纸免职文件和全国人民的拍手称快。
前有防疫问责“沉默是金”,后有保护系统“码”失前蹄。在群众看热闹的时候,领导干部是否也应该反思,如果工作干好了、群众满意了、民生进步了,还需要用沉默来自保,用侥幸来过关吗?近到疫情防控,远到民族复兴,群众需要领路人,但更需要代言人。作为人民的“代言人”要谨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才是最大的政绩,要兴务实之风,行为民之事,切莫玷污了“公仆”的称号。(中共金华市金东区委组织部 盛瀚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