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

2022-01-04 16:23:42 | 来源: 中廉导刊

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提到了“窑洞对”,并告诫到,“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古人也有云,“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我们需要时刻警惕:国家安定时,不可忘记危险的存在,人处于顺境时,不可不谨慎,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临阵不乱、处变不惊。

回顾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可谓“险象环生”,一路风雨一路歌。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内忧外患之中,却能在多次复杂局面中扭转乾坤、柳暗花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列强环伺,环境恶劣,全国掀起“大干社会主义”热潮,在夹缝中寻得一线生机;1978年,带着“再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的危机感,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篇章。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时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赶考远未结束”,就是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谦虚谨慎。只有时刻保持一种危机意识,方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基层工作也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若抱着麻痹思想、懈怠情绪,当危机真正来临时,难免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此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收拾残局,则事倍功半。而保持风险意识的干部则像日复一日训练的消防员一样,当危机如烈火熊熊燃烧时,可以冷静地拿出灭火设施迅速扑灭。居安思危,就能在危机来临时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这份从容在危险面前有助于控制风险,减少损失。

然而,居安思危不是杞人忧天,是一种洞察力、预判力和决策力。“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意思是,问题的苗头刚冒出来,就要见微知著、先发制人,“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有时,风险瞬间而起,不但要有洞察先机的敏锐,还要有提前谋划的反应,把可能和即将发生的情况全面考虑进去。当然,把控风险不能盲目焦虑。比如,有地方为了疫情防控,“一刀切”将城区十字路口的绿灯都调成红灯,这种简单粗暴的措施虽然对疫情防控有效,却阻碍了交通影响了正常生活。须知,在平稳安逸时,就应提前预判做好预演预防,真正“狼来了”,就能从容应对,而不至于过分焦虑、自乱阵脚。(浙江省武义县委组织部 魏朝阳 肖雅萍)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