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文选 > 正文

把好实绩“风向标”,基层不再“备一手”

2025-03-21 17:11:28 | 来源: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郭家沟镇人民政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一根针”穿起治理的“千条线”,既要完成多个部门下发的任务甚至对接上的“超载”,又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还要面对层层考核检查……

近年来,中央积极回应基层关切,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健全了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正向激励,明确县乡两级的权责边界,制度上厘清权责,资源上放权赋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减少报表填报……用多方面的努力来破解“小马”和“大车”的失衡问题,基层干部面对群众的时间多了,开会的时间短了、填表的次数少了,逐步实现基层治理的善治与良治。

让基层不再“备一手”,两剂良方方可根治。主动听、善于察,根治被动“备一手”。纾解基层干部过度自我保护的“应激”反应,我们要实实在在真减负、减真负,以实效为导向,主动听取干部想法、群众意见,眼睛看向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从减负的力度、长度、温度三个维度入手。加大减负的力度,靶向发力直击痛点,对典型问题予以公开通报,明确减负标准和要求,平均资源分配,健全职责清单,确保“责权一致、责能一致”权责对等的制度环境。确保减负的长度,健全长效减负机制,加强常态化监督检查,压缩工作模糊空间地带,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提升考核的温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以“实”字为导向,“四不两直”搞调研,不唯资料论功过,对干部严管厚爱激励担当,让实干者在政治上更有盼头、工作上更有劲头。强理论、勇担当,根治主动“备一手”。减负不减责任、不减担当,更是让“混日子”、“躺平式” 干部无处遁形。基层干部要强化理论学习,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学农事以知四时”,用扎实的理论去指导实践,“近农户以访民情”,用拜人民为师的谦虚去克服本领恐慌。要勇于担当,厚植“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的人民情怀,树立“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的担当意识,筑牢“业绩在实践,声名在民间”的政绩观,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到重大任务重大斗争最前沿,做到面对面的谈、心贴心的暖、实打实的干,以实效检验使命担当、以实绩赢得群众口碑,讲好基层治理新故事。(续月姣)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