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为标做好基层减负“加减法”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再次聚焦形式主义这一顽疾,传递出中央加大整治形式主义力度、持续推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的强烈信号。落实基层减负要以“实”为标,针对形式主义,加减并举,化繁为简,化虚为实。
找准“负”的源头,在“源头治理”上出实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负担大多来自上级机关,每个部门均根据自身需要组织开会、发文件、报表、检查,落到基层便成为一次次的会议,一摞摞的文件,一打打的汇报,一盒盒的材料和一轮轮的陪同。要推动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的细化,统筹协调各个部门间数据互通,“捆绑”会议、联合发文、一表通显、合并检查,坚持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凭实绩说话。
锚准“减”的要点,在“靶向施策”上求实效。减负是简化制度、简化方法、简化模式,不是减去责任、减轻担当、减少作为。要精准聚焦负担产生的关键环节,理清任务分工,明确工作标准,细化工作推进路线,让职责清晰、标准明确、程序具体,通过模式和制度的创新,“解放”基层干部的双手,让基层干部能够带着目标、带着问题直奔基层,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走访入户,全身心地投入到服务群众之中,落实任务,解决问题。
抓准“增”的关键,在“提质增效”上务实功。减负既要减去文山会海,更要增实战重实干,既要减去繁文缛节,更要增实践讲实话,既要减去华而不实,更加增实绩、出实效。实干、实话、实绩既来自顶层设计,更来自基层的实际,要大兴调研之风,运用“四不两直”的工作法,把基层情况摸清、把基层问题找准,以真实问题为导向,制定方针、政策,让部门与基层同频共振,瞄准群众期盼的问题,直来直去,集中精力在甩开膀子加油干,练就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真本领,有效解决群众呼声高的真难题。
基层之治是中国之治的基础。通过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发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激励广大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身到谋发展、促振兴的实践中。把各项工作朝着精准有效、深入细致的方向落实,更好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徐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