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墨,“干”为笔,“卯”担当新篇
青蓝相继,弦歌不缀。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不断奋斗,必须以敢字为先,干字为要,走出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浙江作为“探路者”一直在路上,依托红色根脉创设行读党史大课堂,做好“三好”建设锻造能力过硬大队伍,聚力党建+全域建强基层大党建,实施人才战略打造聚才大磁场。
“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担当作为已经成为浙江干部的鲜明标志。干部越为事业担当,组织越要为干部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要求适时给干部“增压”和“减压”,使其始终保持在一种“常压”的工作状态。
这些年来,浙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大要求,建立实施“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两个担当良性互动机制,打出一套激励担当组合拳。
常学“干部能为”,磨“选贤任能”之墨,执鲜明导向的硬笔撰“引领担当”新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任务,具有深远的战略考量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坚持事业为上选贤任能,不忽视、不埋没各地方各领域各部门各单位各年龄段的优秀干部;坚持公平公正选贤任能,不亏待、不冷落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牛”干部;坚持激浊扬清选贤任能,把“风清气正”的干部选出来,把“向阳而生”的干部用起来;坚持组织原则选贤任能,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关口”作用,把“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讲得清清楚楚。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干事的干部暖心,让有专业特长的干部发光。
勤思“干部善为”,磨“知行合一”之墨,执精准赋能的硬笔布“促进担当”新篇。新时代面临着新挑战,新挑战需要新能力,如果干部没有“两把刷子”,在面临难题的时候,就不是想不想干的问题,而是会不会了。对于干部而言要通过不断学习补足短板,精进业务,尤其是年轻干部更要多学、多思,弥补经验不足带来的弊端。对于组织而言,要多开设政治铸魂课、赋能公开课、专业实训课、履职基础课“四堂课”,为广大干部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俗话说:干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汲取知识的同时,积极到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摔打历练,干部队伍善担当的能力本领才能持续增强。
细悟“干部敢为”,磨“敢破敢立”之墨,执制度激励之笔挥“鼓舞担当”新篇。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勇气都来源于制度的弹性和正向激励。一些干部在工作中“不敢为”主要是因为害怕犯错误,做得多错的多,索性就什么都不做。邓小平同志指出:“有的人怕字当头,不敢办事,不敢讲话,怕讲错了挨批。共产党员为什么怕?为什么不敢讲话?为什么不敢负责任?这样,难道自己就没有责任?……作为干部,要坚守初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要敢于负责,不要怕。错误难免,有错误应该批评,改了就好。作为组织部门,需要为干部提供试验的机会,鼓励干部敢闯敢干事。经验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不能一犯错误就贴标签、扣帽子,需要鼓励犯过错误的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再接再厉。但容错决不是纵错,任何打着“改革”“创新”“试错”之名,行违纪违法之实的行为,坚决追究,绝不放过。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少一点“雪拥蓝关马不前”的犹豫,多一点“风卷红旗过大关”的果敢,既已站在时代风口,便只顾跋山涉水,勇闯新路。(浙江省瑞安市高楼镇人民政府 丁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