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文选 > 正文

构建基础人才“出圈”之路

2023-03-20 10:15:57 | 来源: 中廉导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基础学科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力量。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主动应对国际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

跳出“冷门热门”的“思维圈”,催化学科交叉融合。要使基础研究的“灶台”热起来,就要运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要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科学体系,助力于基础研究人才的“启航”与“续航”。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思维的培养和视野的开拓,帮助青少年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禀赋,引导其更好地开展基础研究。

跳出“论资排辈”的“本领圈”,推动青年人才崭露头角。构建良性的培养与竞争机制,根据成果排队,把有限的资源倾向给最有活力、最能产出成果的团队,亦或是根据研究推进程度,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对正在攻关或即将实现突破的科研项目做临时性倾斜。在科研项目中,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敢于压担子、配资源,赋予青年人才更多“从0到1”的攻坚任务,在无人区静心前行。

跳出“青黄不接”的“生态圈”,铺设阶梯式成长路径。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优化基础学科教育,需要加强不同学段的衔接协同,开展“强基工程”,在基础教育阶段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在高等教育阶段厚植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沃土,全周期、全方位、个性化支持引导人才发展,创新科教协同、导师制、本硕博衔接等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复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既能“解决好问题”,也能“提出好问题”。

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加强基础研究,归根到底还是要靠高水平人才,要突破传统途径依赖与思维定势,创新培养方式。(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古塘街道科技路社区 徐伟宁)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