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生活需要节奏感
节奏,律之始也。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能感受节奏是人类所独有的能力,人能够通过优美的节奏去感知和谐美。当代许多年轻人总是为了能更“自由”的分配时间而作出向晚上借时间的选择,这看似充分利用时间的表现却是造成“睡眠剥夺”焦虑感与负罪感的罪魁祸首。基层生活节奏源于但不限于日常生活节奏,同时也包含了基层工作节奏,初出茅庐的青年干部唯有同时兼顾生活和工作两种节奏,才能谱写出基层生活的最强音,进一步推进基层建设行稳致远。
基层生活需要扛得住快节奏。“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是繁琐、复杂的,不仅要穿针引线落实上级各部门部署的工作,还要俯下身子做好人民群众的“定心针”。一天下来,各类数据统计、工作总结、调研报告以及群众咨询等都会让基层干部身心俱疲。有些基层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在初入基层时,还没有完全适应基层的快节奏,生活上没有规律,工作上没有计划,做事一味埋头苦干,不仅工作效率不高还经常错漏百出,就会感觉整个生活都乱糟糟的。而一些老干部做起事来急缓有序,小事紧着做,大事细着做,往往都能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实际上,他们是在平衡节奏方面入了门。“事有先后,用有缓急”,接到任务后先思考,分一分类,排一排序,再接着紧锣密鼓地认真干,往往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层生活需要熬得住慢节奏。基层工作并不是单一的、机械的,许多基层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庞大的数据、错综的关系等等都会使得原本快速的节奏愈来愈缓,突如其来的慢节奏偶尔会带来一阵子的压抑,甚至有时候会使你喘不过气来。基层不易,常常会有荆棘封路,既然选择了奔赴远方,就不要再踟蹰不前。为了更好的发挥为人民服务的职能,服务机制要常改革,常出新,变革绝非易事,遇上一些困难是难免的,摔个跟头也是常有的,作为青年干部绝不能一蹶不振,在关键时刻要顶得上,豁得出,越是艰难越向前。“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任务难,困难多,那就把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拿出老黄牛耕百亩地的耐心,整理行装,放缓脚步,熬过基层生活慢节奏,磨出工作实绩实效。
基层生活需要禁得住带节奏。基层生活好比一首悠扬的曲子,音调柔美,节奏流畅,跟着旋律打着拍子,微躁的心就会不由自主的舒展开来。小小的“呲”声响起,不仅会打乱了原先连贯的节奏,还会带偏一整个和谐的氛围。许多干部在基层的大熔炉里经过长期打磨已经找到了一个专属节奏,沉浸在熟悉的快慢交替的节奏中,基层干部的工作效率能不断提高,自我成就感也能不断得到满足。这时候维持工作节奏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是尤为重要的,青年干部要坚定意志,不移初心,端正工作态度,严整纪律作风,不为旁的节奏所带动,科学且理性地分析当前一段时间的工作现状,为不同时期选出最为合适的“非常节奏”,尽心尽力地为人民服务。
基层是干部成长最好的“课堂”、最厚的“沃土”,年轻人到基层去历练吧!扑下身子,扎根土地,干出自己的节奏感,怀揣满心炽热去追寻最终的梦想。(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城北街道办事处 张琳)
